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 税费法规
  • 会计法规
  • 财务法规
  • 税务代理
  • 独立审计
  • 评估估价
  • 内部审计
  • 海外准则
  • 市场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
  • 海关
  • 基础法规
  • 金融证券
  • 外汇管理
  • 政府审计
  • 财经相关法律法规
  • 深交所
  • 国资管理
  • 文件废止公告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内部审计 > 内审行业规定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
发文文号:
发文部门: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发文时间: 2005-3-9
实施时间: 2005-5-1
失效时间: 2014-1-1
法规类型: 内审行业规定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中国
阅读人次: 6558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员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保证内部审计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人际关系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员之间的相互交往与联系。
  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 一般原则
  第四条 内部审计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内部审计人员与下列机构和人员之间的相互交往与联系:
  (一)组织适当管理层和相关人员;
  (二)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
  (三)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
  (四)组织外部的相关机构和人员;
  (五)内部审计机构中的其他成员。
  第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必要沟通,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实现以下目的:
  (一)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与相关机构和人员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彼此的交流与沟通;
  (二)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尽量取得相关机构和人员的理解和配合,及时获得相关、可靠的信息,提高内部审计效率;
  (三)确保内部审计意见得到有效贯彻,实现内部审计目标。
  第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在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灵活、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
  第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应注意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第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第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人际关系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采取措施改进人际关系。
  第三章 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和方法
  第十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主动、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以保证信息的快捷传递和充分交流。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人员处理人际关系时采用的主要沟通类型包括以下两种:
  (一)人员沟通。内部审计人员与相关人员之间的沟通形式包括:
  1.倾听。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利用聆听行为接收口头信息,理解其含义并对此作出反应的过程;
  2.语言沟通。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利用语言行为发送和接收信息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3.非语言沟通。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利用形体、表情或其他非语言信号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二)组织沟通。内部审计人员在特定组织环境下的沟通形式包括:
  1.纵向沟通。是指与上下级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2.横向沟通。是指与组织内各平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3.斜向沟通。是指信息在非平行、非隶属部门之间的交流。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处理人际关系时采用的主要沟通方式包括以下两种:
  (一)口头沟通。内部审计人员利用口头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包括询问、会谈、调查、讨论、会议、征求意见等;
  (二)书面沟通。内部审计人员利用书面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包括审计通知书、问卷调查、内外部审计协调的书面报告、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等。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人际关系的冲突,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缺乏必要、及时的信息沟通;
  (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存在分歧,导致不同的评价;
  (三)各自的价值观、利益观不相一致;
  (四)职业道德信念的差异。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及时、妥善地化解人际冲突,可以采取的化解方法有:
  (一)暂时回避,寻找适当的时机再进行协调;
  (二)说服、劝导;
  (三)适当的妥协;
  (四)互相协作;
  (五)向适当管理层报告,寻求协调;
  (六)其他。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对内部审计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的组织适当管理层进行沟通,可以采取的沟通途径包括:
  (一)积极、主动地与组织适当管理层联系;
  (二)与组织适当管理层就审计计划进行沟通,以达成共识;
  (三)咨询组织适当管理层,了解内部控制环境;
  (四)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审计结论,及时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提出各种审计建议;
  (五)发出书面审计报告之前,要利用各种沟通方式征求组织适当管理层对审计结论、决定和建议的意见。
  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与被审计单位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采取下列沟通途径获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配合与支持:
  (一)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时,应当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二)在实施审计前,利用审计通知书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书面沟通,审计通知书内容的表述应清晰、简洁,并具备可行性;
  (三)通过询问、会谈、会议、问卷调查等沟通方式,了解内部控制的情况;
  (四)通过口头方式或其他非正式方式,与被审计单位交流审计发现;
  (五)在审计报告提交之前,以书面方式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正式结果沟通。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与组织内其他职能部门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确保在以下方面得到支持与配合:
  (一)了解组织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情况;
  (二)寻求审计中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落实审计决定;
  (四)有效利用审计成果;
  (五)其他。
  第十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与组织外部相关机构和人员之间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获得更多的认同、支持及协助。
  第十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重视内部审计机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相互协作、相互包容。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准则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修正:

上述法规因如下原因被全文废止:
发文标题:关于发布《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公告
发文文号: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公告2013年第1号
发文部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发文时间:2013-8-20
实施时间:2014-1-1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关于印发《国内贸易部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通知 内贸审字[1994] 1995/1/1
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0年度内部审计工作 沪国资委评价[2 2010/3/29
化工企业流动资金内部审计办法 [90]化审字第65 1990/10/15
关于印发《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 2022/9/29
嘉兴市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嘉兴市人民政府 2012/3/1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 2003/6/1
关于发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团体标准》修订版的公告 2024/7/31
福建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14/1/1
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加 厦国资稽[2021] 2021/7/29
上海市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规定 沪府发[1995]50 199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