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财经相关法律法规 > 财政法规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发文文号:
发文部门: 四川省财政厅
发文时间: 2025-11-18
实施时间: 2025-11-18
法规类型: 财政法规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四川
阅读人次: 14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推动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改革,更加精准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财政厅牵头起草了《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推动政策尽快出台,征求意见期限为7日。请于2025年11月25日前,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一、来信请寄至: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南新街37号四川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邮编610016),信封上注明“《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
  二、电子邮件请发至:czt-jjc@qq.com。
  四川省财政厅
  2025年11月18日

  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纵深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改革,按照《四川省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川府发〔2025〕11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构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
  (一)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原则,更好发挥政府资金作用,引导撬动各类资本,发展壮大耐心资本。创新运用“拨改投”“补改投”方式,实施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推动各级财政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类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实施股权投资。
  (二)优化基金功能定位。坚持政策性功能属性,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快打造“产投+创投”引导基金体系。产投类基金重点投资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创投类基金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促进成果转化落地。
  (三)加强分级管理力度。政府出资设立基金要充分评估论证并履行报批程序。设立省级或地市级基金应报同级政府审批;财力较好、具备资源禀赋的县级政府如确需发起设立基金,提级报上级政府审批。根据全省产业布局,按照“省级牵头、地方参与、集中资源、协同发力”的原则,引导市(州)围绕当地产业发展实际调整政府投资基金布局,省级政府引导基金会同市(州)共同组建细分领域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整合引导基金、链主企业、金融资本等各方力量,协同投资一批产业链关键项目,支持重点区域重点产业成链集群发展。
  (四)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出台省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投资的若干措施,提升基金运营效能,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功能目标。完善省级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跟投制度、绩效评价、项目退出等相关制度措施。加强基金“募投管退”过程管控,鼓励通过采取委派投委或观察员、跟踪投资进度等方式加强过程监督,促进基金合规运作,防止偏离政策目标;完善容错机制,规范免责认定标准和流程;简化项目退出流程,优化政府投资基金份额转让业务流程和定价机制,完善政府投资基金评估体系,构建更加畅通的退出机制。
  二、建立财政金融互动政策体系
  (五)支持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省级财政对符合条件的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开展的粮食生产经营贷款和现代农业发展贷款担保、联保和再担保业务给予综合补助,激励农业担保机构更好发挥增信作用。完善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通过优化完善分担机制、强化风险防范、严格绩效评价,推动风险补偿金规范运行、高效使用。加大农业领域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开展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化银行贷款贴息等,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重点领域倾斜。
  (六)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融资发展。创新整合存量政策性贷款产品,设立四川省现代化产业发展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强化模式、标准、管理“三统一”,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高效推动资金池全流程、系统性、数智化运作。动态优化工业和服务业领域融资分险产品矩阵,围绕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主线,突出政策导向,在资金池下分层分类设立“天府产业贷”系列子产品,加快释放产品效能,缓解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
  (七)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精准锚定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创新制定并落地实施激励奖补、保费补贴等专项政策,探索建立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双维度差异化施策机制,靶向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增加优质金融服务供给。
  三、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八)做大做强融资担保机构。发挥省级机构龙头作用,完善再担保、科创担保、中小担保等业务板块布局,引领带动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更好发挥政策传导、信用增进、风险分担功能作用。做优做强市级机构,通过吸收合并、增资扩股、资产重组等方式,培养一批主业突出、经营规范、实力较强、信誉较好的市(州)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优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名单制管理,定期更新、动态调整并公开,发挥名单制管理激励约束作用,推动机构规范高效运营。
  (九)创新打造合作服务体系。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坚守支小支农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开展集中担保增信,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融资担保服务,针对不同领域,探索“天府创担贷”“小微融担贷”“助农快贷”等政策性贷款产品落地路径。依托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持续强化数字赋能,稳步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数字化转型。
  四、完善支持产业发展财政政策体系
  (十)完善产业提能增效政策。立足行业、区域、项目三个维度精准施策,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强优势产业培育,强化政策错位配置、协同发力,健全重点产业链资金平衡机制,精准支持产业链关键环节,持续锻长补短建新。加力区域整体激励,持续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级次资金整合,强化对资金和项目的全流程、全周期、全要素监管,增强市县自主调控能力。加大重点项目扶持,探索建立省级重大产业项目投资保障机制,推动更多战略性、引领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注重企业梯度培育,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政策体系,推动更多企业上规上市上云上榜。加速惠企资金“直达快享”,按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快申快享”3种模式分类管理,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高效兑现。优化招商引资项目政策,围绕产业园区激励奖补、优势特色资源开发及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等,推动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十一)健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政策。完善企业研发创新支持体系,创新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激励企业加大原始创新力度。健全省市县共同投入机制,聚焦重点产业需求,实施企业找技术、成果找市场“双向揭榜挂帅”项目。打通成果转化中试链条,发挥“1+N”省级中试研发平台体系作用,坚持市场化原则构建“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合作机制,支持科技成果所有人、中试平台、属地政府等采取费用分担或股权投资方式,共同推进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
  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
  (十二)加强建设资金统筹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逐步规范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水利等重点领域项目省与市县的分担比例,细化明确支持方式和补助标准。健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财政支出统筹机制,对专项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实行错位安排、合理比配,做好重点领域项目出资保障。
  (十三)优化建设资金分配使用。优化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制度,厘清省预算内基本建设与各类专项资金支出责任和边界,推动建立资金分配与项目进度挂钩、沉淀资金动态调整机制。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推进组合运用资本金注入、专项补助、贷款贴息、投资基金、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支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十四)完善重大项目筹资机制。对省级牵头推动且需要各级财政出资的重大项目,统一制定项目筹资方案,组建项目法人负责实施,合理确定省级与市县的出资比例;省级财政出资原则上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由相关省属国有企业按照一定比例放大出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益。
  (十五)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探索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对符合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按市场化方式引入多元化的社会资本,优先支持民营资本参与,逐步完善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制度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将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有序推动基础设施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发行,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具体要求。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立足四川实际、聚焦关键重点,进一步细化改革任务、明确工作方向。2025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川办发〔2025〕11号),对完善财政科学管理制度机制,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安排部署,并要求制定专项改革方案。按照总体方案要求,我们牵头起草了《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着力推动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改革,更加精准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起草过程
  按照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安排,财政厅于2025年4月启动《实施方案》起草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省情实际,研究提出深入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改革工作的15条具体措施。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于10月底书面征求了21个市(州)的意见,并开展了专家论证、公平竞争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优化完善,最终形成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聚焦财政转变支持发展方式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照总体方案,细化制定5个方面15项具体工作举措。
  一是重构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体系。主要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1号)关于政府投资基金管理的最新部署,细化制定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优化基金功能定位、加强分级管理力度、完善制度机制建设等4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二是建立财政金融互动政策体系。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24〕36号)明确的财金互动政策框架,有针对性完善支持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融资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3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三是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落实财政部等6部委印发实施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财金〔2025〕11号)要求,从做大做强融资担保机构、创新打造合作服务体系等2个方面细化制定我省具体措施,着力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
  四是完善支持产业发展财政政策体系。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等决策部署,聚焦产业培育和科技创新,细化明确完善产业提能增效政策、健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政策等2个项具体措施。
  五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聚焦发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撬动效用,从加强建设资金统筹保障、优化建设资金分配使用、完善重大项目筹资机制、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等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关附件:
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doc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平 豫工信[2012]76 2012/10/24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做好2011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 内财农[2012]21 2012/3/19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 绍政办发[2015] 2015/7/10
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财政支持学前 冀财教[2015]13 2015/9/1
湖南省财政厅等十三部门关于印发《湖南省财政支持大学生 湘财教[2025]31 2025/9/30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财政支持培育发展新 鲁政办字[2024] 2024/12/3
关于申报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有关 教财厅函[2012] 2012/3/31
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1部门关于印发《云 云财规[2025]3号 2025/1/21
天津市财政局关于明确市财政支持融资机构小型微型企业贷 津财金[2014]39 2014/7/11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设立政 浙政发[2015]11 20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