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财经相关法律法规 > 财经相关法规-其他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贵州省商务厅等15部门关于印发《加快推进贵州省生态特色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二条措施》的通知
发文文号: 黔商发[2023]11号
发文部门: 贵州省财政厅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贵州省商务厅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其他地方机构
发文时间: 2023-4-28
实施时间: 2023-4-28
法规类型: 财经相关法规-其他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贵州
阅读人次: 173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省有关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加快推进贵州省生态特色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省商务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省投资促进局  省供销社     贵州银保监局
  2023年4月28日

  加快推进贵州省生态特色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国内预制菜市场迅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我省农特产品资源、生态和文化三重优势,采取目标化、项目化、市场化、专班化的方式,政企协力,抓供给、拓市场,高质量发展“贵字号”绿色生态预制菜,实现从初级产品“黔货出山”向精制产品“黔菜出山”转变,助力乡村振兴,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全面发动,突出生态特色
  充分发挥贵州食材资源丰富,生态营养健康的天然优势。发动全省各地培育和开发具有现代潮流、乡土特色、民族风情的优质黔味预制名菜,传承弘扬黔菜美食文化,推动黔菜成为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良好美誉度的知名菜系。围绕蔬菜、天麻、灵芝、石斛、食用菌、生态家畜(禽)、淡水渔业等生态农产品;粉、面、荞、饭等地方主食,酸、辣、酱、麻等特色调味品,重点打造黔味绿色生态的“酸汤鱼系列”“辣子鸡系列”“蒸菜系列”“腊味制品系列”“山珍系列”等预制黔菜单品。(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二、差异发展,发挥比较优势
  根据全省资源分布、产业基础、饮食文化、区位交通等条件,突出比较优势,强化区域协同,培育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板块,整省推进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和毕节市大力推动酸汤系列、清真菜、土司菜、民族菜转化为预制菜;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市、六盘水市大力开发牛、羊、猪肉系列,“辣椒+”系列的家常预制菜;贵阳市大力开发小吃型、休闲型、时尚型预制菜。全省各地突出“功能性”预制菜,大力发展药食同源预制菜产品。(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供销社,各市〔州〕人民政府)
  三、园区承载,发展集群经济
  各地通过盘活存量,依托龙头企业,引入第三方建设等方式发展预制菜产业园区,鼓励预制菜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发展,推动产品协作配套、品牌共建共有。支持双龙航空港经济区(龙洞堡食品工业园)打造省级预制菜示范园区;支持遵义经济开发区工业制造和生态特色食品结合,建立工业和农业叠加的预制菜产业园区;支持红果经济开发区发展肉类加工预制菜园区;支持碧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禽、蛋、菌类预制菜园区;支持大方经济开发区发展辣子鸡、豆制品、食用天麻预制菜园区;支持黔东南高新区发展“贵州酸汤”预制菜园区,支持台江经济开发区发展鱼类加工及食用菌预制菜园区;支持安顺经济开发区发展粉面、辣椒酱预制菜园区;支持惠水经济开发区发展发酵食品预制菜园区,支持昌明经济开发区发展调味品预制菜园区。到2025年在全省建设20个功能完善、设施完备、服务配套的产业集中区,打造特色鲜明、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产业集群。(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人民政府)
  四、建补延扩,打通产业链条
  加强预制菜产业链建设,打通种植养殖、产品加工、冷链运输、品牌营销等各环节,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要素聚集、循环畅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链条。建设预制菜标准供应基地,推进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鼓励预制菜企业自建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稳定原料供应,保障质量安全,提升品质水平。到2025年,分批分类培育和认定省级预制菜生产基地20个。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围绕产地建设完善分等分级、清洗分拣、烘干包装、冷链仓储等产地净菜加工与深加工设施,促进农产品就地就近商品化利用。支持建设冷链仓储、加工、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冷链流通支撑能力。盘活用好一批省内中央厨房,鼓励中央厨房企业与预制菜上下游企业合作,支持预制菜生产企业、连锁经营餐饮企业推广“原料基地+中央厨房+冷链配送”模式。(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社、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五、龙头带动,做大做强主体
  建立全省预制菜企业、产品名录,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政策,培育一批行业“领头羊”企业。围绕我省预制菜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产业招商,招引一批国内外预制菜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黔发展。加大金融支持预制菜产业力度,通过农业基金等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对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企业予以支持。支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农产品加工原料收购短期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培养预制菜上市公司。帮助企业在园区建设、生产资质、经营许可等证照办理中开通绿色通道,在建设生产经营环节享受“贵人服务”。到2025年,培育和引进预制菜优强企业不少于50家,其中亿元级以上龙头企业不少于10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对符合条件的新增预制菜上市企业进行奖励。(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投资促进局、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贵州银保监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六、聚焦靶心,打造“贵”字品牌
  加强贵州预制黔菜品牌建设,发挥“老字号”“贵字号”公共品牌带动引领作用,打造地方绿色生态自主品牌,提升附加值和软实力。鼓励各地举办论坛、展会、品鉴活动,大力推进“酒菜联动”的系列活动,推动打响“贵字号”金招牌。制订公共品牌标准,提升准入门槛,建立健全本省预制菜品牌库。推进黔地特色文化融入企业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品质过硬、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预制黔菜品牌。每年在全省开展黔味预制菜评选活动,分类对前10名预制菜的企业进行奖励。对授牌“贵字号”实体门店或纳入“贵字号”品牌的食品品牌按规定予以奖励,到2025年全国各地挂牌“贵字号”餐饮店,授予贵州食品“贵字号”品牌超1000家。(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七、拓展渠道,培育销售市场
  拓展连锁商超、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推动预制黔菜进入全国、全球大型连锁商超,深化与淘宝、拼多多、一码贵州、抖音等大流量的电商直播平台合作。组织企业参加“贵州老字号”“贵字号”嘉年华以及国际、国内等具有影响力的展会活动。支持预制菜产品进学校、工厂、医院、社区、食堂、军营。深化粤黔协作机制,加强粤黔两地预制菜企业全方位合作,推动黔菜入粤,做大省外市场。每年对预制菜销售额新增达到一定规模,对预制菜电商年网络零售额超过一定规模的企业,择优给予奖补。到2025年,全省预制菜销售额突破150亿元。(责任单位:省商务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八、标准先行,健全质量体系
  开展预制黔菜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预制黔菜从基地到餐桌全产业链系统性标准。制定完善预制菜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等基础通用标准,鼓励预制菜协会、龙头企业制定预制菜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预制菜产业化标准体系。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黔菜基础标准、黔菜原辅料标准、黔菜菜点标准、黔菜包装材料标准、黔菜文化饰品标准等为框架的标准体系。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和食品从业人员参与标准制订和监督。鼓励企业推动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运营体系。鼓励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建立全周期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卫生健康委、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九、鼓励创新,加大科技助力
  支持企业从产品研发、包装设计、销售模式等方面创新,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产业协会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预制菜基地建设、特色单品开发、种植养殖、良种繁育、初级加工与精深加工、预制菜货架期延长、冷链运输等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集成应用;重点在加工设备研发、功能性预制菜研发、商业模式创新、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产业协会等建立贵州预制菜检测机构。对认定的预制菜领域省级以上的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联合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给予资金支持。对预制菜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进行奖补,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奖补,对新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按规定进行支持。(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十、人才为先,增强发展活力
  探索建立预制菜产业人才招引机制,建立贵州省预制菜产业专家库,大力培育预制菜领域高层次研发人才,打造一批重点研发团队,加强相关科研机构学术往来,建设预制菜“产学研”人才实训基地。建立与相关教学科研企业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鼓励职业院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等相关职业技能人才。组织开展预制菜生产、电商直播、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相关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提升预制菜人才职业技能水平。对通过技能大赛或全国评比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分别给予5万元和10万元奖励。鼓励各地依托预制菜企业建立实习培训、创业就业常态化合作机制,为预制菜企业输送人才提供平台。(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十一、项目为王,提升管理水平
  加大项目的谋划和管理力度,以菜品有基础、风味有特色、市场有需求、产品有品牌、带动有收入、技术有创新,精心谋划预制菜产业链项目。建立全省预制菜项目储备库,并纳入省商务厅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由县(市、区)商务部门录入,市(州)商务局初核,省商务厅审核,应入尽入、定期更新、闭环管理,以项目管理带动产业发展。建立省级统筹分级调度机制,推动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省商务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十二、沟通协调,确保行动一致
  建立贵州省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会商制度,由牵头单位定期召集相关单位负责人,研究推动工作,分析解决问题。省商务厅建立预制菜工作专班,负责调度推动全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日常工作。成立贵州省预制菜产业协会,服务引导行业企业健康发展。各市(州)、县(市、区)成立相应协调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产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明确工作路径、明确政策支持、明确品牌推广,引导当地预制菜产业资源互补,抱团发展。实施奖惩制度,每年对各市(州)预制菜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增长速度、社会贡献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公开排位,对发展较好的市(州)给予奖励。(责任单位: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 加入收藏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