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财经相关法律法规 > 财经相关法规-其他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现代综合交通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文文号: 绍政发[2017]6号
发文部门: 绍兴市人民政府
发文时间: 2017-3-20
实施时间: 2017-3-20
法规类型: 财经相关法规-其他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绍兴
阅读人次: 2334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为加快推进全市现代综合交通发展,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现代综合交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7]1号)精神和《绍兴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建设生态绍兴、共享品质生活”为目标,强化“大交通”理念,创新“大交通”体制,按照综合交通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的要求,重点开展“一战三建设”(即综合交通建设大会战,建设品质交通、建设民生交通、建设创新交通),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和信息化提升,积极建设城市配送平台,促进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构建立体、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抓住全省交通“四大走廊、五大建设、万亿投资”契机,充分发挥铁路、公路、水运、物流的比较优势,着力破解我市综合交通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发挥不够、外联通道不多、内联路网不密、城市道路不畅等突出问题,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水平立体、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镇镇二级路,村村通公交”。实现从“通道节点”到“区域枢纽”的历史性跨越,建成长三角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全市铁路和轨道交通营运里程达到47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29公里,都市区城际(市域)铁路达到16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达到41公里。
    ——公路。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08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617公里,普通国省道1160公里。
    ——水路。全市高等级航道总里程达到207公里,500 吨级以上泊位26 个;全市内河港口总吞吐量达到2600万吨,水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0标箱。
    ——机场。充分利用周边的杭州萧山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宁波栎社机场等省内外民用机场,通过“虚拟机场”建设,促进我市与全国、全球的更广泛联系;建设一类、二类通用机场4个。
    ——枢纽站场。建成全市“一主四副多层次多点”的综合交通枢纽;市区形成“三枢纽两中心”客运枢纽布局。全市综合客运枢纽达到9个,交通物流基地达到15个。
    ——油气管网。全市输油气管道里程达到436公里,“十三五”期间新建87公里。
    ——邮政。全市邮政业务总量达到70亿元,快递业务量达到4亿件,全市建设10个快递分拨中心,800个城市配送点,形成网格化的现代城市配送体系,有力支撑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流通转型,促进消费升级、服务民生。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现代综合交通大会战
    “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一战三建设”,开辟“九大建设主战场”,全市共谋划项目三大类共115个,其中实施类项目88个,预备类项目13个,研究类项目14个,力争完成投资1800亿元。
    1.加快铁路建设。建成金甬铁路、杭绍台铁路;积极开展绍兴杭州湾跨江铁路通道研究工作。
    2.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成杭绍城际铁路。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火车站经镜湖中心站至绍兴高铁中心站和轨道交通2号线;推进高铁站经中国轻纺城至杭州萧山机场前期工作,建成绍兴风情旅游新干线。
    3.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建成杭绍台高速公路、杭绍台高速西线工程、绍诸高速富盛—常台高速蒿坝—杭甬高速边墩连接高速公路,形成市区环城高速框架。建成杭绍甬高速公路、绍诸高速诸暨延伸线、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绍兴段,加快构建全市域“四横三纵两连”高速公路网;建成杭甬高速孙端互通、常台高速新昌南互通、甬金高速黄泽互通、诸暨浣东互通项目,实现城区与高速公路便捷沟通;研究诸暨至嵊州高速公路线位方案。
    4.加快普通干线公路建设。实施全市国道公路等级“三提”(提标、提质、提速)工程,到2020年,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92%,一级公路比例由44%提升到60%以上;全市普通国道平均实际行车速度提升30%以上;全力实施“品质养护工程”,确保全市普通国道路况质量达到优良水平,到2020年,国道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由90提升到92以上,优良路率由92%提升到94%以上,全面提高全市干线公路路况综合使用水平,加快329国道余姚黄家埠至上虞崧厦段、展望大道、闸前大道等项目建设,为实施市区国省道功能外移创造条件。建成104国道柯桥段、527国道嵊州段和新昌段、329国道柯桥至萧山段项目;建成31省道北延柯桥段,加快推进二环北路东延项目、规划省道滨富线快速路、规划省道普陀至开化公路建设;建成群贤路东延、绍三线北延、解放路南延、市区至店口、市区至阮市快速通道等项目。开展“品质工程”建设活动,打造内实外美、安全耐久、生态和谐、营运舒适的交通建设工程,工程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品位处于全省前列。交通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交工验收总体评分达到90分以上。
    5.加快美丽公路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打造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以美丽乡村公路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快建设自然风景、特色产业、历史人文、生态富民等各类美丽景观带,实现历史文化名村、美丽乡村精品村、文化旅游小镇、农家乐集聚村通达等级公路,形成覆盖全市、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景观网。建成环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美丽公路等项目。完成农村公路提升1000公里、大中修1000公里。创建“美丽乡村公路示范乡镇(街道)”28个以上。
    6.加快枢纽站场建设。统筹各种运输方式,打造铁路、公路、水路、公交、轨道交通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换乘中心。完善全市客运站场布局,建成“一主四副多层次多点”的综合交通枢纽(一主为高铁绍兴站综合交通枢纽,四副为高铁绍兴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铁路绍兴站综合交通枢纽、诸暨综合交通枢纽、嵊新综合交通枢纽,以及绍兴公路客运中心、绍兴南站、柯桥客运中心,新昌县客运中心、嵊州客运西站和一大批客运三级站等组成的客运站场体系)。市区形成“三枢纽两中心”(高铁绍兴站综合交通枢纽、高铁绍兴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铁路绍兴站综合交通枢纽、绍兴公路客运中心、绍兴汽车南站中心)的客运枢纽布局。形成各区、县(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全覆盖、立体联网的综合交通枢纽,更好方便城乡居民出行。
    7.加快水运建设。发挥绍兴水乡优势,推进水运复兴,加快形成江河联运、通江达海的现代航运体系。深化“通江达海”研究。建设曹娥江中上游航道及船闸改造建设项目,推进滨海电厂二期配套码头等项目建设。做优做强公用作业区,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协同发展的港口格局,推进市区南部航道功能优化。建成杭甬运河滨海连接线(新三江船闸),加快诸暨港区建设。加快美丽航道建设,全市建成美丽航道50公里。大力推进集装箱运输通道和水上旅游客运线路发展。
    8.加快通用航空建设。建设滨海、新昌、诸暨祥跃通用机场,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战略支撑。
    9.加快“村村通公交”建设。以共建共享为目标,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启动“村村通公交”建设,实现“两个率先”(2017年率先完成省定的10个建制村通客车任务,实现全市“村村通客车”;在全省率先完成建制村村委所在地或文化活动中心距公交站点500米以内建制村通公交提升改造任务,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高水平的“村村通公交”)。利用“村村通公交”资源,新建、整合、优化集邮(快)件接转、物流配送、信息交流和金融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农村公共配送服务中心,实现村邮站与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快递服务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向乡镇延伸,拓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支撑力,助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高标准构建“四大功能通道”
    对接全省四大经济交通走廊,构建开放外联、组群互通、美丽乡村、通用航空等功能通道。
    1.构建开放外联通道。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和省内四大都市区。建成金甬铁路、杭绍台铁路和杭绍城际铁路、绍兴风情旅游新干线项目等一大批铁路项目以及杭绍甬高速公路等项目,加强与杭州、宁波、台州等地区的联系;研究市区轨道交通接入萧山机场方案,促进我市与世界上更多国家间的联系,进一步提升我市开放水平。
    2.构建组群互通通道。大力促进全市域城镇组群之间的互联互通。建成杭绍台高速公路,市区至诸暨店口、阮市的快速通道,解放路南延、绍三线北延、群贤路东延、杭绍台高速公路西线工程、527国道嵊州新昌段等项目;实施104国道和329国道功能外移工作,加快诸暨至嵊州高速公路线位方案研究。进一步强化绍兴中心城市与诸暨、嵊新组群的联系以及三区互联互通水平,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
    3.构建美丽乡村通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公路建设。以美丽乡村公路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快建设自然风景、特色产业、历史人文、生态富民等各类美丽景观带,实现历史文化名村、美丽乡村精品村、文化旅游小镇、农家乐集聚村通达等级公路,形成覆盖全市、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景观网。提升建成美丽乡村公路1200公里。
    4.构建通用航空通道。满足多样化运输需求,建设通用航空通道。建成滨海、新昌、诸暨祥跃通用机场等项目。开展通航交通通勤、飞行运动、飞行娱乐消费、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等方面业务,并逐步实现常态化运输,成为干支线航空的重要补充。促进通用航空与旅游、体育及互联网、创意经济的融合,挖掘多样化的通用航空消费潜能,更好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推动我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三)全力打造“两横两纵、对角贯通”骨干运输网络
    强化提升综合运输通道能力,到“十三五”末,全市域形成 “两横两纵两对角”复合交通运输网络(走廊)。“两横两纵两对角”复合交通走廊分别为:绍东、绍西、绍南、绍北交通走廊以及绍嵊新交通走廊和绍诸交通走廊。各交通走廊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绍东交通走廊——常台高速(上三高速)、104国道、曹娥江航道;绍西交通走廊——杭长客运专线、浙赣铁路、沪昆高速(杭金衢高速)、诸永高速、浦阳江航道;绍南交通走廊——金甬铁路、甬金高速、诸嵊高速;绍北交通走廊——杭甬客专、萧甬铁路、杭州湾环线高速(杭甬高速)、杭绍甬高速、104国道、329国道、杭甬运河;绍嵊新交通走廊——杭绍台铁路、杭绍台高速西线、杭绍台高速;绍诸交通走廊——绍诸城际铁路、绍诸高速、绍诸高速诸暨延伸线,实现全市域内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
    (四)加快补齐交通发展短板
    1.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统筹多式联运发展,加快出台相应扶持政策,重点强化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大型铁路、公路、港口枢纽及物流园区及快递集散中心,完善多式联运公共服务设施和对外集疏运通道,努力打造区域性多式联运枢纽站场。优化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深化甩挂运输,积极培育专业化市场主体。加快多式联运标准化建设,推动建立部门间、政企间、企业间各层级的多式联运信息资源互联共享机制。
    2.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以信息化与交通运输、邮政快递行业融合为抓手,以“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指导,推进综合管理与决策,优化公众出行服务,形成智慧交通总体布局,促进交通运输服务方式、运营组织方式、管理决策方式等转型升级。建设综合交通数据中心,汇聚整合行业内部各类基础数据,加强源头采集质量管控,加快推进与邮政、交警、建设、气象、旅游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共享,打造交通大数据平台。建设综合交通服务系统,统一咨询投诉服务渠道,实现服务“一张网”。建设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形成一个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加多个业务指挥分中心的两级架构,构建集路网监控与应急保障、道路运输监管、内河运输监管和综合交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管理、决策、服务大平台。
    3.优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城市交通治堵工程,持续开展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打造“四路同治”的绍兴治理公路违法违规运输工作品牌,形成类型、内容、区域、领域等四个全覆盖的“大治超”格局,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出行满意度。进一步优化城市道路布局,完善快速路、主次干道、支路级配合理的地面道路网系统,打通断头路、改造卡口路,完成环城市堵点改造,打通城市建成区内的断头路。完善公共自行车道、人行道、景观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布局,推进城市绿道和慢行系统有机融合,解决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优化线网布局,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创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加快三区公交融合,完成资产整合、线网统筹和政策统一。推进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开通全市主要旅游景点公交专线。发展大容量公共交通。统筹推进城乡客运服务协调发展,实施“村村通公交”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公交模式审批、管理和运营现有农村客运模式,纳入公交运行监测系统;有序推进现有县际班线运营模式改革,以客运枢纽、公交站场为依托,构建城市间高速客运、毗邻区县间快速公交、区域内公交化全覆盖的城乡公共出行网络体系,打造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样本,实现城乡居民出行服务均等化。到“十三五”期末,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提高到23%以上。
    三、改革举措
    (一)深化交通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大交通”理念,创新综合交通统筹规划、综合管理和协调发展机制。充分发挥绍兴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作用,切实加强对全市综合交通发展的统筹协调,及时研究综合交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顺应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机衔接、一体化发展新趋势,加快构建上下对口衔接、左右统筹协调的区域大交通管理模式。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完善一市三区交通体制,做好市与越城区的交通运输职能下放和调整工作,调整优化市与柯桥区、上虞区交通运输部门的职能事权体系。
    (二)强化规划编制实施机制。综合交通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城市功能、产业布局等规划相衔接,实现“多规合一”,统筹安排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序、线位及廊道资源,注重项目建设与业态拓展、旅游开发、物流集散、环境改造等联动,以项目建设带动城市建设。注重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严格依法实施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建立综合交通规划与交通专项规划有机联系的工作机制,强化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跨区、县(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建设。
    (三)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认真研究省级各平台公司的相关事权和支出规定,在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水运、机场和枢纽站场等方面,积极争取省级平台公司对全市综合交通项目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市属国有投资平台在综合交通投资、建设、运营的主力军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强做优市级交通投融资平台,在整合盘活优质资产、财政税收、建设用地和项目沿线资源开发等方面创新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创新综合交通建设市场化投融资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融资结构,提升可持续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积极争取发债融资,探索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撬动更多民间资本投入项目建设。重视发挥市属平台公司贯彻执行质量、安全、标准及法律法规政策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运营效能、效率和效益。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要求,积极探索多渠道筹措资金,严格项目投资建设管理,合理降低建设成本。
    (四)强化要素保障。精心包装一批项目,力争纳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争取更多资金补助和建设用地指标。加大建设资金筹措力度,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产证券化、沿线可开发资源投入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优先保障公益类交通项目资金需求。鼓励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交通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
    (五)创新行业管理体制。加快绿色交通市创建,推进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绿色客运发展模式和以多式联运为核心的高效率货运发展模式,逐步提高铁路、水路、管道运输的比重,推动节能减排、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提升运输装备标准化水平。完善平安交通体制机制,健全互联互通的应急指挥网络和制度体系;加快提升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加强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治理,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深入推进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程,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城市配送车辆标准化,着力改善交通秩序。积极稳妥推进道路客运、出租汽车行业、汽车维修和驾驶培训等市场化改革,实施网约车新政,打造全国驾培改革范本。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推动“互联网+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努力提高交通信息化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配强工作力量、层层落实责任,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形成部门认真履职、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按照“勇立潮头创新业,争创一流当标杆”的要求,打造“特别讲政治、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的绍兴铁军交通战队,为加快推进现代综合交通建设提供保障。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市、县、乡、村四级“项目长”制,分别由市、县分管负责人、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建制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担任“项目长”。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微信群、QQ群,做到及时通报、实时批示、迅速办理。加强督查服务,制订督查考核方案,建立工作清单和问题清单,强化问题意识、服务意识,扑下身子、扎到一线,切实提高督查成效,对各渠道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督促相关部门研究解决,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实行每月分类通报、综合排名。
    (三)强化考核问责。综合交通建设计划任务列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对工作推诿、措施落实不力、任务未完成,弄虚作假影响工作开展,管理不到位导致重大质量安全问题,或徇私舞弊造成较大损失的,严肃追责问责。
    (四)加强宣传引导。把宣传现代综合交通发展纳入公益宣传范围,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综合交通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新闻发布制度,及时解读社会关注、公众关心的问题,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现代综合交通发展的良好氛围。
    绍兴市人民政府
    2017年3月20日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陕政办发[2016] 201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