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自动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政府审计 > 政府审计其他规定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青岛市审计局关于深化绩效审计工作的意见
发文文号: 青审企二字[2013]1号
发文部门: 青岛市审计局
发文时间: 2013-2-6
实施时间: 2013-2-6
法规类型: 政府审计其他规定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青岛
阅读人次: 2304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各区、市审计局,市局各处、室,投资局,计算机中心:
  根据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及审计署、省厅有关文件精神,现就深化我市绩效审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绩效审计,推动审计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自2013年起,全市审计机关每一个审计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把“绩效”理念渗透到所有审计项目中、贯穿到审计工作全过程。探索开展“综合目标绩效审计与专题绩效审计融合发展”的绩效审计路子,建立以综合目标绩效审计为统领,以专题型绩效审计为带动,以独立型和结合型为基本方式,以问责增效为着力点的绩效审计模式,围绕审计重点领域,进一步深化拓展绩效审计目标、范围和内容,从更深领域、更高层次上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建设性作用,开创我市绩效审计工作新局面。
  (二)具体任务
  在所有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的同时,市局每个业务处室每年至少开展1项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并至少开展1项专题型绩效审计;每个区(市)审计局每年至少开展3项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并探索开展3项专题型绩效审计。
  三、工作要求
  (一)拓展绩效审计目标
  确立综合绩效审计目标,即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由原来的“3E”审计向“5E”审计深化,全面关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境性。继续坚持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各类项目、各个项目都要搞好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的结合,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项目的各类绩效目标,并予以充分关注,切实探索完善综合目标的绩效审计。
  (二)深化审计重点领域
  要把绩效审计工作贯穿审计的重点领域,揭露和查处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方针、严重铺张浪费、财政资金损失、国有资产流失、重大资源毁损及效益低下等问题,促进节约资金、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实现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1.深化财政资金绩效审计
  以预算管理和财政收支为主线,不仅关注预算编制的规范性,而且关注政府预算体系的完整性,促进将各项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关注预算执行过程及结果,审查预算执行的规范性,把握预决算的整体情况,反映政策执行、资金管理和行政绩效等情况,积极推进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关注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分析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充分借鉴、吸收和运用财政部出台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及其相关制度,促进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深化部门绩效审计
  分析和评价使用财政资金的政府部门、事业组织履行职责效果和管理使用公共资源所达到的效益性,审查专项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取得、使用、管理和处置情况,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制定、执行和效果情况等,检查行政运行的预算管理和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围绕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要求,加强对“三公经费”及会议费等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揭露部门存在的违法违规、损失浪费、资产流失等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完善制度和改进管理的建议,促进各部门不断改进管理,厉行节约,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3.深化企业绩效审计
  在把握总体、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基础上,检查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在管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绩效状况,重点关注直接影响企业投入产出的成本、价格、业务量等主要因素,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主业集中度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关键因素,关注企业重大经济决策、对外投资的绩效状况,关注国有资产质量和保值增值情况、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对国有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节能减排降耗、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审计评价和分析,促进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经营管理,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深化政府投资绩效审计
  在真实合法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评价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环境性,既要充分关注工程决(结)算,也要重点关注项目管理绩效情况,检查政府投资项目履行建设程序和建设管理情况,落实有关政策和规划实施情况,投资控制和资金管理情况,重点分析建设项目的资金、土地等资源投入与产出情况,揭示决策失误、管理混乱、损失浪费等问题,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减少损失浪费、节约政府投资,提高政府投资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5.深化责任履行绩效审计
  以权力行使和责任落实为重点,着力监督和检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关注领导任职期间经济工作目标、经济指标、任务完成的情况,重大经济决策的合法、合理和效益情况,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增值保值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情况,全面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行使经济事项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经济监督权以及个人廉政方面的情况,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促进健全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推动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6.深化民生项目绩效审计
  结合社会建设及相关领域改革,重点对“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项目的审计,分析评价民生资金投入、管理和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着力监督检查民生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特别是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情况,揭露和查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揭示和反映政策落实不到位、目标未实现及资金分配不合理、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促进民生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益的提高,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7.深化资源环境绩效审计
  积极开展对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的审计监督,关注环湖沿海生态带、水系生态建设规划等实施情况,关注土地、矿产、森林、海洋等基础性战略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重点检查能源资源和环境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资源和环保资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情况,资源环境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运营情况,揭露和查处破坏浪费资源、国有资源收益流失、危害资源环境安全、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分析资源环境资金使用效果、政策实施效果和目标实现情况,促进加强资源环境管理,促进生态环境优化,维护国家资源环境安全。
  (三)探索专题绩效审计
  专题绩效审计,就是对各类绩效主题进行专题绩效审计。通过建立不同主题特征的绩效审计单元,完善绩效审计工作体系,深化绩效审计内容,将审计内容拓展到政策(制度)、决策、运营、管理、风险等宏观层面,提高绩效审计管理和工作水平。
  1.政策(制度)绩效审计
  审查政策(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和目标实现情况,关注和评价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改革目标的执行、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揭露政策(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违反政策要求、偏离政策方向、影响政策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影响政策(制度)落实的原因和政策(制度)目标实现情况,为完善政策(制度)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促进政策(制度)目标实现。
  2.决策绩效审计
  以经济责任审计为抓手,以权力行使和责任落实为重点,围绕领导干部决策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和跟踪审计,关注决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审查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绩效性,综合评价过去政府决策的落实成效、现行决策的执行效果和决策对将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效益,促进领导干部决策水平的提高。
  3.运营绩效审计
  对政府投资建设或给予大额财政补贴的公益性项目、企业或设施,对照国内同行业的财务发展指标和业务运营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管理运营的整体水平,分析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提高运营绩效的建议,促进公益性项目、企业或设施运营的安全、高效、惠民。
  4.管理审计
  对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的内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分析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健全性、执行的有效性和效果性。在党政机关管理审计中,对照政府绩效管理的相关要求,查找各部门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各部门加速、提升、增效,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在国有企业管理审计中,对照国家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查找企业在资产管理、资金活动、购销业务、担保业务、合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经营风险和管理漏洞,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5.风险审计
  以风险评估为重点,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或事项的管理环境和内部控制情况,找出高风险领域,对其进行重点审计,揭示地方经济运行和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评价风险管理情况,促进提升抵御风险能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维护财政金融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
  (四)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深化开展绩效审计,要开阔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要全面加强对绩效审计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尤其是要把握好以下四个重点环节:
  在绩效审计选项上,要改变以往以审计调查项目代替绩效审计项目的思路,要站在专题的角度,着眼于需求,把审计项目和绩效专题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立项。绩效审计项目应遵循重要性、实效性和可行性等原则进行科学选项,并列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坚持独立型和结合型方式并举,加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动态研究,把党委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注、对经济社会全局有重要影响的项目作为绩效审计选项重点。专题型绩效审计选项时,要结合预算、经责、投资等各类项目的特点,选择政策(制度)、决策、管理、运营、风险等专题开展。
  在绩效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审前调查分析和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在摸清项目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开展绩效审计成效的可行性分析,确定绩效审计的目标、范围、重点等,并在审计实施方案中明确,力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审计过程中,重点围绕绩效审计目标,选择科学的审计方法,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按照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绩效评价,并注重做好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对绩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开展绩效分析和原因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
  在绩效审计报告上,作为绩效审计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报告要做到行文简练,突出重点,结构逻辑性强,通俗易懂。在内容上,应将被审计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境性作为分析评价的重点,同时根据审计项目的不同,分析评价的重点应有所侧重。绩效审计报告可参考市局制定的模板,也可以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绩效审计项目结束后,应加强后续跟踪,督促被审计对象整改。积极与政府督查、监察等部门联系,协调配合,共享信息,做好整改落实跟踪检查、效果评估、效能问责等工作,促进审计结果作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改进决策和管理的参考依据,为政府绩效目标考核提供参考。
  四、保障措施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绩效审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深化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大绩效审计力度,推动绩效审计广泛深入开展。
  二是加强规范化建设。结合绩效审计的实践探索,深入思考,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加强理论研究,把握绩效审计的规律,逐步建立各领域和专题的绩效审计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指南,初步构筑我市绩效审计操作规范体系。
  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将绩效审计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加大绩效审计成果在考核评比中所占的比重。开展绩效审计案例和成果评优活动,在项目评选等工作中向绩效审计倾斜,发挥导向作用,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开展绩效审计的探索和实践。
  四是强化交流培训。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可以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也可以请专家或先进地区审计人员现场交流指导,或者邀请专家参与审计项目;还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案例评选等形式,共享相关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源,提高审计人员的绩效意识和能力,培养绩效审计人才。
  五是宣传运用审计成果。充分利用行之有效的重要新闻媒体,加强绩效审计成果宣传,努力扩大绩效审计影响。及时报告审计情况,加大绩效审计结果的公告力度,努力赢得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营造良好的审计发展环境。
  青岛市审计局
  2013年2月6日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调查结果 审计结果公告20 2009/10/28
浙江省审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管理办法 浙审法[2009]56 200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