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财经相关法律法规 > 劳动就业 > 劳动报酬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云南省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行办法
发文文号: 云政发[1998]49号
发文部门: 云南省人民政府
发文时间: 1998-3-20
实施时间: 1998-3-20
法规类型: 劳动报酬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云南
阅读人次: 2324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第一条为了适应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范经营者的收入分配,促进企业家队伍的建设。现结合云南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企业经营者(以下简称经营者)年薪制是以年度为单位,根据经营者的经营管理业绩和所承担的责任、风险程度,确定其工资收入的工资分配制度。
  试行年薪制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登记设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包括国家全资设立的非公司制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其他企业经董事会或股东代表大会同意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经营者是指企业的董事长(不含有关部门兼职董事长)、总经理(厂长)。
  企业其他领导成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和本企业职工工资分配方案确定工资收入。经营者可依据他们的经营管理业绩提出给予一次性奖励的意见,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董事会同意后,按管理权限批准后执行。
  第四条试行经营者年薪制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体现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则;
  (二)经营者收入与本企业职工收入相分离的原则;
  (三)责任、风险、业绩、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先考核、后兑现的原则;
  (五)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原则。
  第五条经营者的年薪收入由基本收入(基薪)和效益收入两部分组成。经营者年薪收入包括在一个经营年度内从企业所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收入。除目前尚未纳入工资总额范围的保险福利、劳保费用以及创造发明奖、政府特殊津贴和按规定对作出特殊贡献的经营者政府给予的一次性奖励外,经营者不得在企业获取其他工资性收入。
  第六条经营者基本收入依据经营者所经营管理企业的规模(企业规模类型划分以经济管理部门的正式行文为准)、责任、风险等因素确定(见附件一)。经营者基本收入将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情况,由省政府或省政府授权的部门适时调整。
  第七条经营者的效益收入主要依据其经营管理业绩确定。考核指标为国有资产增值率、总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社会贡献率等。根据行业特点可增加安全、质量、技术进步等指标(计算公式和考核办法见附件二)。
  第八条鼓励优秀管理人员到亏损企业任职。新到亏损企业任经营者的,基本收入上浮20%,效益收入按其扭亏、减亏幅度考核确定。经营者任职3年内达不到扭亏、减亏目标的,其基本收入不再上浮,按亏损企业经营者的有关考核规定确定其年薪。
  第九条经营者年薪支付及列支渠道。经营者的基薪由企业按月以现金形式支付;经营者的效益收入在一个经营年度结束,经考核批准后兑现。经营者年薪收入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效益收入可以现金、股份、可转换债券等形式支付。
  经营者年薪作为企业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纳入劳动工资统计。实行工资总额决定办法、工资总额包干的企业在工资总额内予以单列。
  第十条建立经营者风险金制度。每年从经营者效益收入中提取30%建立经营者风险金,在企业应付工资科目中下设“经营者风险金”。风险金用于抵补由于经营者决策失误或经营不善使企业造成的损失。在经营者任期届满,经离任审计,抵补损失后的部分,一次性向经营者兑现。
  第十一条经营者所得年薪收入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以月平均计算,照章纳税。
  第十二条经营者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未满卸任的,按照有关规定和本企业职工工资分配方案确定其工资收入,不再保留年薪制待遇。
  第十三条年薪制试点的审批程序
  (一)非公司制企业,年薪制方案和年终考核结算根据企业隶属关系和经营者管理权限分级负责审批。具体程序是:
  1.企业首先根据本办法提出年薪制具体方案,连同本企业上年度经济效益指标基数、职工平均工资以及当年生产经营计划和职工增资计划等必要资料,在经营年度开始两个月内报送主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审核提出意见,报同级劳动部门;劳动部门会同财政、国资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管理权限批准执行。
  在经营年度终了的3个月内,企业按批准的方案,依据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果、财政部门批准的财务报表结算经营者效益收入,报主管部门审核,经同级劳动、财政、国资部门批准后兑现。
  2.主管部门的企业试行经营者年薪制的,由企业提出具体方案报同级劳动部门,劳动部门会同财政、国资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管理权限批准执行。
  (二)按《公司法》设立的公司制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方案及年终考核结算,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由董事会或股东代表大会审核同意后,报同级劳动、财政部门备案。
  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者年薪制审批程序参照非公司制企业执行。
  第十四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国资、审计、企业主管部门和产权主管部门加强对经营者工资收入的监督检查。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后,不得再从企业取得其他工资性报酬。对超出本试行办法规定从本企业获取个人收入或弄虚作假的经营者,除扣回超领的工资收入外,要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直至撤销(解聘)其职务;对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本试行办法省级试点单位由省劳动厅商有关部门确定,待取得经验后再在面上企业逐步推行。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参照上述有关规定自行确定试点范围,试点企业名单和实施细则报省劳动厅备案。
  原批准试行年薪制的企业,可根据本试行办法完善后继续试点。
  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企业,不再实行《云南省国有工业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年度考核试行办法》。实行《云南省国有工业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年度考核试行办法》的企业,可暂不实行本试行办法。
  第十六条经营者年薪制试点工作由劳动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进行。
  第十七条本试行办法由省劳动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试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经营者基本收入表

----------------------
|  企业规模  |  经营者基本收入(元)    |
|------|-------------|
|  特大型    |  35000-40000  |
|------|-------------|
|  大一型    |  28000-32000  |
|------|-------------|
|  大二型    |  22000-26000  |
|------|-------------|
|  中一型    |  16000-20000  |
|------|-------------|
|  中二型    |  13000-15000  |
|------|-------------|
|  小  型    |  10000-12000  |
----------------------


         附件二:效益收入计算及考核
    一、计算公式
    K=I×D
      K—效益收入
      I—基本收入
      D—经营业绩综合调节系数
    D=f(j)
      j—经营业绩综合增长率
    j=(g×a+s×b+i×c+z×d)
      g—国有资产增值率增长率
      s—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
      i—成本费用利润率增长率
      z—社会贡献率增长率
      a、b、c、d分别为权重系数:
    a=0.40,b=0.2,c=0.25,d=0.15
                  当年实现数-核定基数
    各指标增长率=----------
                        核定基数
    D与i的取值表
---------------------------------------
∣     J值      D取值        说  明       
-----------------------------------
∣j
0        ∣D值减0.02综合业绩比上年下降相应扣减基   
每减少0.01     最多减至-0.2∣薪,最多扣减20%        
-----------------------------------
∣j=0
         ∣D0     综合业绩与上年持平,无效益收入  
-----------------------------------
∣j
0.01-0.10j           综合业绩增长1%—10%、效益收 
          ∣D值增加0.08∣                 
每增0.01              入为基薪的0.08—0.8倍   
-----------------------------------
∣j
0.11-0.20j   ∣D值在1的基础上综合业绩比上年增长11%—20% 
0.1基础上每增0.01 ∣增加0.10  效益收入等于基薪1.10—2.0
-----------------------------------
∣j
0.21以上j0.2  ∣D值在2.0基础综合业绩比上年增长21%以上,效 
基础上每增0.01   上增加0.12 益收入按考核计算不封顶      
--------------------------------------- 


  二、相关指标解释
  1.国有资产增值率=
  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
  ---------
  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
  (股份制企业用净资产增值率)
  税后净利
  2.总资产收益率=----×100%
  资产总额
  利润总额
  3.成本费用利润率=------×100%
  成本费用总额
  社会贡献总额
  4.社会贡献率=------××100%
  平均资产总额
  5.国家所有者权益=国家资本+专用拨款和各种建设基金以及减免税形成的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专用拨款和各种建设基金以及减免税金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利润)×国家资本÷实收资本。
  6.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其他税收等八项。
  三、考核指标基数的确定
  首次确定各项考核指标原则上以上年实际完成数为基数。上年完成数低于前两年完成数的按三年平均数确定。在确定以后年度基数时国有资产增值率年递增率不低于3%,其他指标的年递增率不低于0.2%。
  四、效益收入指标的考核
  经营者效益收入指标采用分年度考核,先审计后兑现的办法。指标完成数以财政、税务或会计师事务所审核通过的财务报表的数据为准。考核指标完成时应扣除下列因素:(1)考核期内国家对企业的各种投资增加的资本金;(2)考核期内国家专项拨款、各项建设基金增加的资本公积金;(3)考核期内由于国家对企业实行先征后返等减免税办法增加的资本金或资本公积金;(4)考核期内按国家规定资产重估、评估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金;(5)考核期内按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增加或减少的所有者权益;(6)考核期内企业接受馈赠增加的资本金;(7)其他客观因素。
  五、对辅助指标考核
  根据行业特点,主管部门、产权主管部门或董事会可自行制定辅助指标及其考核办法。完不成辅助指标的适当扣减效益收入。
  六、亏损企业经营者年薪收入的考核
  对亏损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的,必须要与有关部门签订减亏、扭亏目标责任制,否则不予实行。年度考核以减亏、扭亏指标替代国有资产增值指标。具体可按以下规定严格考核:
  凡超过核定亏损基数的,基本收入下浮20%;实现平亏的,可以保留基本收入数。效益收入按其减亏、扭亏幅度确定。
  1998年3月20日

 
  • 加入收藏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