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国务院有关行业部门,各清洁生产审计试点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清洁生产工作,加强清洁生产审计机构建设,规范清洁生产审计队伍,完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我局于2001年9月印发了《关于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机构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154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清洁生产审计机构的试点工作。
根据《清洁生产审计机构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和有关行业部门推荐的清洁生产审计试点单位进行了审查,确定了46家单位作为清洁生产审计试点单位(见附件1),现予公布并通知如下:
一、请各试点单位按照《清洁生产审计机构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根据附件1规定的专业范围,开展以下工作:
1、选派至少5名人员参加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清洁生产审计从业人员培训,通过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
2、建立健全清洁生产审计机构,制订机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3、结合清洁生产审计试点,按照《行业清洁生产审计指南编写大纲》(见附件2)的要求,编写相关专业范围内的行业清洁生产审计指南;
4、结合清洁生产审计试点和以往的工作成果,按照《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编制大纲》(见附件3)的要求,编写相关专业范围内的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
5、根据试点情况和实践经验,研究并提出本地区以及全国清洁生产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制定的优惠政策、措施。
二、请各试点单位于2002年6月30日前向我局上报清洁生产审计试点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内容包括:
1、清洁生产审计机构工作管理制度;
2、清洁生产审计工作情况总结;
3、清洁生产优惠政策和措施建议;
4、所规定的专业范围内的《行业清洁生产审计指南》(草案)和《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草案)。
三、请各地环保部门和有关行业部门对所辖范围内的清洁生产审计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给予支持和指导。
四、我局将在试点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出台有关指导性文件,全面推动清洁生产审计工作。
附件1:
清洁生产审计试点单位名单
序号 |
单位名称 |
专业范围 |
1 |
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 |
造纸及纸制品业 皮革、皮毛、羽绒及其制品业 |
2 |
北京清华永新双益环保有限公司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 |
3 |
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分院环保所 |
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 合成材料、化纤、橡胶、塑料制造业 |
4 |
北京首钢设计院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5 |
化工清洁生产中心 |
化肥农药及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 日用及专用化学品制造业 |
6 |
北京纺织环境保护中心 |
纺织服装制造业 |
7 |
北京工商大学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8 |
北京医药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中心 |
医药制造业 |
9 |
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 |
金属冶炼及制造业 |
10 |
云南清洁生产中心 |
化肥农药及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 旅游、宾馆及娱乐业 |
11 |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金属冶炼及制造业 烟草加工业 |
12 |
安徽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食品饮料业 |
13 |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环保所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4 |
广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纺织服装制造业 商贸、金融及房地产业 餐饮业 |
15 |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清洁生产审计中心) |
电子通讯及电器机械仪器、仪表制造业 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咨询服务业 邮电通信业 |
16 |
陕西省清洁生产指导中心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电子通讯及电器机械仪器、仪表制造业 |
17 |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江西省清洁生产指导中心) |
化学农药及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 羽毛、羽绒加工制品业 |
18 |
南昌市环保研究设计院 |
机械设备制造业 木竹、藤、棕、草及家具制品业 |
19 |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 |
20 |
内蒙古自治区清洁生产中心 |
食品饮料业(酿酒) 皮革、皮毛制品业 |
21 |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电力和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印刷业 |
22 |
山西省环境保护研究所 |
煤炭采选业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 |
23 |
太原市环境科研设计院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
24 |
黑龙江省清洁生产中心 |
合成材料、化纤、橡胶、塑料制品业 食品加工制造业(乳制品) 木材加工业 |
25 |
四川省环科院 |
机械设备制造业 社会服务、福利业 装修、装饰业 |
26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清洁生产中心) |
食品饮料业 日用及专用化学品制造业 |
27 |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 合成材料、化纤、橡胶、塑料制造业 |
28 |
扬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
29 |
宿迁市环境科技推广中心 |
饮料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0 |
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大连清洁生产中心) |
水运设备制造业(制船) 自然环境、园林管理业 |
31 |
辽宁省清洁生产中心 |
电力和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医药制造业 |
32 |
辽宁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
33 |
抚顺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金属冶炼及制造业 普通机械制造业 |
34 |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 |
煤炭采选业 土木工程建筑业 装修、装饰业 |
35 |
本溪市清洁生产中心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6 |
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电、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 |
37 |
福建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清洁生产审核中心) |
石油加工业 合成材料、化纤、橡胶、塑料制造业 木竹、藤、棕、草及家具制品业 |
38 |
山东省清洁生产中心 |
炼焦业 饮料制造业 |
39 |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纺织服装制造 日用及专用化学品制造业 |
40 |
浙江省环保科学设计研究院 |
化学医药品制造业 生物制品制造业 |
41 |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医药制造业 |
42 |
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地质勘察、水利管理业 |
43 |
甘肃省环保研究所(清洁生产指导中心)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普通机械制造业 |
44 |
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
石油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 |
45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金属冶炼及制造业 社会服务、福利业 |
46 |
上海市绿色工业促进会 |
纺织服装制造业 汽车及其它陆上运输设备业 |
附件2:
行业清洁生产审计指南编写大纲
一、总则
1.为配合和指导各行业普遍地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加快我国清洁生产的进程,要求各行业和地方清洁生产推进机构根据自身宝贵的清洁生产实践,总结并形成《行业清洁生产审计指南》,为保障《行业清洁生产审计指南》的系统、规范和有效,特制定《行业清洁生产审计指南编写大纲》。
2.《行业清洁生产审计指南》中行业的分类以GB/T4754-9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为依据,对那些污染严重、工艺复杂的行业,在同一行业的小类中可根据行业生产或产品特点进一步细化。
二、《行业清洁生产审计指南》的内容
1.清洁生产介绍
1.1 什么是清洁生产
1.2 为什么要在行业中推行清洁生产
1.3 如何使用本指南
2.行业清洁生产
该章是指南的关键章节,可依据行业特点,自2.2节起对该行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分别进行阐述。同时需给出工艺、物耗、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的基准数据以及由此得出的典型的清洁生产方案,可供审计人员了解、掌握该行业的主要生产过程和产排污状况,帮助企业挖掘自身的清洁生产潜力,对发现的问题提供可参考的清洁生产方案。
2.1 绪论
2.1.1 行业概况
2.1.2 行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2 生产过程描述
2.2.1 产品生产过程简介
2.2.2 产品典型工艺和技术
2.2.3 工艺流程图
2.3 产品典型工艺步骤及其清洁生产方案
分阶段描述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清洁生产方案
2.4 典型输入物料
2.5 典型污染物和最佳可行污染物控制技术
首先详细列出该工艺的典型污染物,包括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产生部位等,然后针对每一个污染物适用的最佳可行污染物控制技术分别进行描述。
2.6 清洁生产操作
2.6.1 改进操作
2.6.2 改进设计
2.6.3 改进维护
2.7 行业清洁生产结论
2.7.1 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2.7.2 工艺改造
2.7.3 未来趋势
3.清洁生产审计
本章按照《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中规定的清洁生产审计的七个阶段,结合行业的生产特点,给出审计过程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其中的检查清单和工作表要紧密结合该行业特有的生产工艺。
3.1 清洁生产审计程序
在具体步骤的描述中,需包括步骤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工作内容。
3.1.1 筹划和组织
3.1.2 预评估
3.1.3 评估
3.1.4 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3.1.5 可行性分析
3.1.6 方案实施
3.1.7 持续清洁生产
3.2 检查清单
检查清单的设计应包括企业的基本状况,能耗、物耗水平及污染物排放水平,能为审计重点的确定奠定基础,也可为审计人员发现企业的清洁生产潜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3 工作表
工作表结合审计步骤和审计报告的要求编写,可复印后或根据企业的特点修改后使用。
4.附录
4.1 清洁生产审计案例
提供该行业清洁生产审计的一个完整案例,供企业或审计人员参考。
4.2 行业预防性维护措施
介绍该行业预防性维护的相关知识。
4.3 职业健康与安全
介绍该行业有关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面的规定和常识。
4.4 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罗列所有与该行业相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4.5 国内外有关机构名录
提供与该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相关机构的联系方式。
4.6 参考文献
附件3:
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编制大纲
一、总则
1.为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评价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取得的环境绩效,指导行业编制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建立清洁生产组织公告制度,特制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编制大纲》。
2.本规范规定了《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及其编制说明的内容:
2.1 《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指出清洁生产企业应达到的各项指标要求;
2.2 《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编制说明》提供《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的制定依据、可行性分析等相关支持性信息。
3.清洁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须满足国家和地方现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相关要求的规定,在本行业内处于先进水平。
4.清洁生产企业环境绩效的改进应体现全过程控制、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特点。
5.《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通过综合考察定量指标(过程效率指标、单位产品指标、综合利用指标、终端排放指标)和定性指标(原材料、工艺设备、产品等特性)来体现企业工艺技术、产品的先进性和环境友好性。
6.《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的制定要体现行业当前发展水平,切实考虑行业特点,通过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确定行业特征指标及其指标值;依据行业特点,分工艺或分产品制定。
二、《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的内容
1.前言
简要描述编制该技术要求的目的和意义,说明该技术要求由什么部门提出,由什么部门负责解释,从什么时间开始实施。
2.适用范围
指出该技术要求的适用范围及条件。
3.引用标准
列出制定该技术要求所引用的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4.定义
给出技术要求中所涉及的相关名词的定义或解释。
5.清洁生产技术要求
5.1 定量指标
5.1.1 过程效率指标
依据行业特点,确定须加以控制的过程参数及其指标值。
5.1.2 单位产品指标
单位产品原辅料(包括水资源)消耗量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
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量
5.1.3 综合利用指标
资源综合利用率
5.1.4 终端排放要求
基本要求:企业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和地方现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相关要求的规定
特殊要求:依据行业特点,对须严格控制的污染物,制定其排放的最高限值
5.2 定性要求
5.2.1 原辅料、能源的可持续性
生产过程应尽可能使用清洁的原辅料和能源(如可回收、可再生等),在同行业中属先进水平。
5.2.2 工艺、技术及设备先进性
企业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及设备不得在国家颁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之列,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发展方向。
5.2.3 产品的环境友好性
产品的设计、使用及使用终止后的处理处置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小,如可降解等。
6.指标的评价方法
6.1 对于定量指标,《技术要求》应根据该技术指标的特点,提供获得该指标值所需采用的方法,如采样方法、监测方法、分析方法、计算方法以及数据有效性的判定方法等。
6.2 对于定性指标,《技术要求》应给出定性判定各技术指标结果的方法,例如就产品环境友好性而言,如何判定产品的设计、使用及使用终止后处理处置对环境影响小等。
三、《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编制说明》的内容
1.编制背景
1.1 说明该类企业(工艺、产品)在国民经济和行业中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
1.2 分析该类企业(工艺、产品)所涉及的典型活动、过程及其重要环境影响
2.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 在该类企业(工艺、产品)中推广清洁生产的意义
2.2 概述目前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对企业的生产和(或)服务过程有无要求
2.3 评价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对企业终端排放的要求
2.4 说明所确定的各项要求是否符合国情,是否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3.对技术要求的说明
3.1 对技术要求名称、范围的解释
3.2 涉及引用标准的说明
3.3 所使用定义的说明
3.4 所设定的技术指标及其解释
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先进性分析
各项指标值及其说明
3.5 所设定技术指标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国内外类似指标的分析
指标确定的技术经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