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标题: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央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文文号:苏财规[2012]6号
发文部门:江苏省财政厅
发文时间:2012-3-8
实施时间:2012-4-8
法规类型:财政法规
所属行业: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江苏
发文内容

各市、县财政局、水利(务)局,省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中央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印发〈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1〕32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定了《江苏省中央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
  附件:江苏省中央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管理办法
  二○一二年三月八日
  主题词:防汛 抗旱 资金 办法
  抄送:财政部、水利部。
  江苏省财政厅办公室 2012年3月9日印发
  共印180份
  附件:
  江苏省中央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央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国家《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以下简称补助费),是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补助我省遭受严重水旱灾害的市县、省水利厅直属单位开展防汛抗洪抢险、修复水毁水利设施以及抗旱的专项资金。
  本办法所称水旱灾害包括:江河洪水、渍涝、山洪(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风暴潮、台风、地震等造成的洪涝灾害以及严重旱灾。
  第三条 在遭受严重水旱灾害时,市县财政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落实责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防汛抗旱资金投入。确有困难的,可申请中央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
  第四条 补助费的分配使用管理,要体现防汛抗旱应急机制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防灾救灾理念,突出政策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 补助费使用范围
  第五条 补助费用于特大防汛的支出,主要用于补助防汛抗洪抢险,应急度汛,水利工程设施(江河湖泊堤坝、水库、蓄滞洪区围堤、重要海堤及其涵闸、泵站、河道工程)水毁修复,水文测报设施设备修复,防汛通讯设施修复,抢险应急物资及设备购置,组织蓄滞洪区群众安全转移。
  具体开支范围:(一)伙食费。参加现场防汛抗洪抢险和组织蓄滞洪区群众安全转移的人员伙食费用。(二)物资材料费。应急度汛、防汛抗洪抢险及修复水毁水利工程设施所需物资材料的购置费用。(三)防汛抢险专用设备费。在防汛抗洪抢险期间,临时购置用于巡堤查险、堵口复堤、水上救生、应急监测、预警预报等小型专用设备的费用,以及为防汛抗洪抢险租用专用设备的费用。(四)通信费。防汛抗洪抢险、组织蓄滞洪区群众安全转移、临时架设租用报汛通信线路、通信工具及其维修的费用。(五)水文测报费。防汛抗洪抢险期间水文、雨量测报费用,以及为测报洪水临时设置水文报汛站所需的费用。(六)运输费。应急度汛、防汛抗洪抢险、修复水毁水利工程设施、组织蓄滞洪区群众安全转移、租用及调用运输工具所发生的租金和运输费用。(七)机械使用费。应急度汛、防汛抗洪抢险、修复水毁水利工程设施动用的各类机械的燃油料、台班费及检修费和租用费。(八)其他费用。防汛抗洪抢险耗用的电费和临时防汛指挥机构在发生特大洪水期间开支的办公费、会议费、邮电费等。
  下列各项不得在特大防汛补助费中列支:
  (一)灌溉渠道、渡槽等农田水利设施的水毁修复费用;
  (二)列入基本建设计划项目的在建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及应急度汛所需经费;
  (三)其他应在预算中安排的经常性防汛业务经费。
  第六条 补助费用于特大抗旱的支出,主要用于补助遭受严重干旱灾害的区域旱情监测,兴建应急抗旱水源和抗旱设施,添置提运水设备及运行的费用。
  具体开支范围:(一)抗旱设备添置费。因抗旱需要添置水泵、汽(柴)油发电机组、输水管、找水物探设备、打井机、洗井机、移动浇灌、喷灌滴灌节水设备和固定式拉水车、移动净水设备、储水罐等抗旱设备发生的费用。(二)抗旱应急设施建设费。因抗旱需要应急修建的泵站、拦河坝、输水渠道、水井、塘坝、集雨设施等费用。(三)抗旱机械使用费。抗旱期间,动用各类机械的燃油料、电费、台班费、租用费。(四)抗旱设施应急维修费。抗旱期间,抗旱设施、设备应急维修发生的费用。(五)旱情信息测报费。抗旱期间临时设置的旱情信息测报点及测报费用。(六)运输费。抗旱期间,采取提水、输水、运水、组织群众安全转移等租用及调用抗旱运输工具和相关抗旱机具所发生的运输费用。(七)其他费用。抗旱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费用。
  下列各项不得在特大抗旱补助费中列支:
  (一)正常的人畜饮水和乡镇供水设施的修建费用;
  (二)印发抗旱资料、文件等耗用的宣传费用;
  (三)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的人员机构费用。
  第三章 补助费申报
  第七条 各市县申请补助费,由市县财政、水利部门联合向省申报。申报文件编财政部门文号,主送省财政厅、水利厅。
  各省辖市所辖区申请补助费,由区财政、水利部门联合向市申请,市统一汇总后向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申报。
  省水利厅直属单位申请补助费,由省水利厅汇总后向省财政厅申报。
  第八条 各市县申请补助费文件须附带下列相关因素。
  (一)雨情、水情、旱情等洪涝或干旱情况评价;
  (二)受灾范围,倒塌房屋,死亡人口,因旱发生临时饮水困难的人、畜数量,受灾面积、成灾面积,水利工程水毁情况等灾情评价;
  (三)抗洪抢险或抗旱措施、行动情况;
  (四)地方投入抗灾资金情况,抗灾物资消耗情况。
  第四章 补助费分配
  第九条 补助费综合下列水旱灾情相关因素分配:
  (一)洪涝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及灾害程度;
  (二)水利工程设施水毁损失情况;
  (三)农作物受旱受灾面积及待播耕地缺墒缺水面积;
  (四)因旱临时饮水困难人口、牲畜数量;
  (五)市县防汛抗旱投入与财力状况;
  (六)市县上一年度省以上财政安排的防汛抗旱经费使用管理情况。
  第十条 分配给各市县的补助费,由省财政厅、水利厅根据第九条相关因素商定,联合下达给各市县财政部门、水利部门,并抄送相关部门。
  分配给省水利厅直属单位的补助费,由省财政厅将预算下达给省水利厅,并抄送相关部门。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各市县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强对补助费购置的防汛抗旱物资材料和设备、设施的管理。
  补助费使用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补助费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补助费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有效。
  第十三条 各市县财政部门要会同水利部门加强对补助费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及时上报省财政厅、水利厅。
  省水利厅要加强对本部门补助费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及时报送省财政厅。
  第十四条 各级财政、水利部门,水利厅直属单位及经费使用单位,要自觉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提供相关财务资料。存在财政违法行为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进行处理、处罚。
  第十五条 各市县财政、水利部门要及时总结补助费使用管理等情况,并在每年年底前形成正式报告报省财政厅、水利厅。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细则自2012年4月8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