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销合作总社,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
为进一步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商务委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津政办发[2012]150号)精神,市商务委制定了《天津市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2014年4月30日
(联系人:市商务委流通处 温学谦;联系电话:58665971)
天津市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规划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美丽天津”的工作要求,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商务委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津政办发〔2012〕150号),制定我市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规划。
一、现状、问题和形势
(一)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市在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政策及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支持政策的引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着力建设以龙头企业为试点、重点项目为载体、回收网络为基础、分拣中心为枢纽、再利用园区为依托、网络信息系统为平台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回收经营企业2800余家,其中经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1600余家。全市回收站、亭、车等网点5000余处,专业及综合分拣加工中心11个,专项从事废旧商品回收处理的国家级开发区1个,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基地4个,报废机动车拆解处理基地1个,废塑料处理基地1个,覆盖全市的行业信息管理服务系统1个,年均废旧商品回收总量460万吨。
(二)存在的问题。
1. 规范化回收网络尚未实现全覆盖。一方面现有规范化回收网网点覆盖面偏重居民社区,商场、校园、办公区、工业园区等人流量大、废旧商品产出量多的地区覆盖比例还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规范化回收网点建设尚未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部分区县居民社区已建成的网点随着社区改造、环境清理等被拆除。现有规范化回收网络覆盖面尚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 支持政策尚不稳定。回收企业缺少与实际经营相匹配的增值税进项抵扣,退税政策截止后尚无相关安排,行业普遍存在税收负担偏重的实际问题;行业经营利润普遍偏低,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研发及部分附加值低、公益性强的废旧商品回收尚无持续政策支持,规范化回收企业发展受到限制,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3. 行业综合实力尚不突出。回收行业龙头企业数量、规模较其他行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小、散、乱经营者仍然较多,部分无照、违规经营者通过不纳税、不规范回收处理、不落实环保要求等低成本违法经营手段抢占市场,对规范化回收企业造成影响;相关专业技术、专业人才数量、质量尚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三)面临的形势。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废弃物产出量不断增长,资源日趋紧张,环境形势日趋紧张。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促进废旧商品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降低污染、减少危害、解决资源制约发展难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推动作用。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的迫切需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市委十届四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美丽天津”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围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加快构建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推动废旧商品回收向规模化、连锁化、产业化和资源化方向发展。
(二)基本原则。
1. 完善职能,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企业主体地位与作用,强化政府监督管理职能,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政策、整体提升。
2.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将传统的网点回收进行社会化推广,重新整合网络构架,通过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完善网络化回收,规模化集散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
3. 突出特色,形成规模。支持企业做实、做精、做强主业,增强势竞争力,带动关联业务发展,拓展经营领域和经营网络,扩大经营规模。
4. 加强管理,规范经营。以法律政策为依托,实施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经营,营造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有关部门协同,解决回收行业环境污染、无序竞争等问题。
(三)发展目标。
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在我市初步建立起网络完善、技术先进、分拣处理良好、管理规范的现代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废金属、废纸、废塑料、报废机动车及废旧机电设备、废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铅酸电池、废弃节能灯等主要废旧商品回收率达到70%;回收网络社会覆盖率、资源集中分拣率、经营者注册备案率达到90%;推进回收行业向规模化、连锁化、产业化和资源化方向发展,将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建成拥有六大重点项目、一个试点的国家级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园区;把我市建设成为集物流集散、综合分拣、深度加工、批量交易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废旧商品回收和规模化利用示范城市。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回收网络建设。
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示范工作,提高行业规模化和规范化程度。完善回收网络结构,拓展网点覆盖面。建成覆盖全市各个地区、各个领域的回收网络。
1. 建立两级联动的社区废旧商品回收网络。一是完善居民社区回收网点,在全市新建社区每1000至1500户居民设置一个回收网点,老旧社区每2000至3000户居民设置一个网点,按照天津市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规范、回收人员服务管理规范建设。网点建设根据实际条件采取亭、站、流动车辆等不同形式,由行业龙头企业对流动回收人员进行整合,全部纳入规范化管理,在居民社区设置流动回收点。二是建设区域性回收中转站,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废旧商品资源量大的区县,每个区县建设7至8个中转站,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废旧商品资源量少的区县,每个区县划建设5至6个中转站。中转站建设根据实际条件采取封闭式站点、封闭式车辆等不同形式。回收网点与回收中转站间的废旧商品转运统一采用封闭式清洁能源车辆。通过完善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废旧商品回收网络的覆盖面和规范化程度。
2. 建立以商场、超市、便利店为载体的回收网络。推广智能回收设施设备,借助物联网技术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以滨海新区为试点,逐步向全市推广,在商场、超市和便利店拓展废旧商品回收经营项目。一方面规范商场、超市和便利店中包装废弃物等废旧商品的回收渠道,另一方面推广自动回收机、交售废品换积分换购商品等新型回收方式,拓展回收网络覆盖范围,提高废旧商品回收比率。
3. 建立公共机构废旧商品集中回收网络。依照《天津市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公共机构废旧商品特点,组织具备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资质、涉密文件处理能力的试点企业与全市党政机关、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公共机构进行对接,建立定点、定时、定人废旧商品回收机制。
4. 建立工业园区废旧商品集中回收网络。结合工业园区生产企业数量大、行业广、工业废弃物产生量大的特点,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四个大型开发区为试点,逐步向全市各工业园区推广,建立工业废弃物规范回收、集中分拣、高效处理、统筹利用的完整循环模式,在工业园区内形成生产环节代谢物到再利用生产资料的内部循环产业链条。
(二)完善分拣加工中心布局。
对西青区、北辰区、津南区、蓟县、宝坻区、宁河县、武清区及滨海新区塘沽等已建成的区域性综合分拣加工中心进行完善提升,拓展分拣中心规模,提高分拣加工水平;在东丽区、静海县及滨海新区汉沽、大港等地区建设新的区域性综合分拣加工中心。实现区域性综合分拣加工中心与全市规范化废旧商品回收网络的无缝对接,形成废旧商品网格化管理、无害化处理。
(三)改造提升专业处理基地。
推动全市废旧商品拆解、处理产业向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聚集,积极争取在子牙产业区设立进口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基地。同时,按照实际需求改造提升现有的4个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基地、1个报废机动车拆解处理基地和1个废塑料处理基地,完善各专业处理基地与全市回收网络、分拣中心的对接,提升废旧商品专业、无害化处理比率。
(四)建设集散交易市场。
在子牙产业区、各专业分拣加工中心、网络信息系统等现有资源基础上,改造提升和新建一批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场。形成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线上线下联动的废旧商品交易体系。
1. 子牙产业区集散交易市场,在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建立综合类废旧商品集散交易市场,为子牙产业区提供配套交易场所,搭建废旧商品回收、处理、再利用企业间的交易平台,提供物流服务,聚集全市及环渤海地区的再生资源处理企业,将产业区内生产的再利用产品销往全国。
2. 废旧商品网上交易中心。依托现有再生资源网络信息系统,发展电子商务,开发网上交易功能,搭建在线交易平台,建立线下交割库,实现大宗废旧商品的网上交易。
3. 废钢炉料交易市场。对华合金属炉料分拣加工中心进行改造,提升分拣加工能力,完善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形成废钢炉料专业集散交易市场。
4. 废不锈钢集散中心。对英驰废不锈钢回收处理中心进行改造,整合全市废不锈钢资源与大型利废企业进行对接,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废不锈钢集散中心。
5. 废旧五金机电交易市场。对宝坻区五金机电旧货商品交易市场进行改造,建设集商品展示、咨询、交易、仓储、加工、维修和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废旧五金机电交易市场。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充分发挥天津市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市供销社行业骨干作用及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明确分工,落实各部门职能,加强协调合作,强化监管,整合各部门支持政策推动行业发展;各区县分别制定本区域回收体系建设规划,细化回收网络布局,协调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同时按照本区域实际,制定相应的行业发展支持政策,市区联动,形成合力,统一组织规划实施。加强再生资源经营者备案和经济数据统计工作,发挥天津市再生资源网的信息收集发布作用,强化全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监管,摸清底数,了解行情,掌握动态,做好服务。
(二)完善政策。完善回收行业政策法规、相关标准体系、统计评价体系;将回收网络、区域分拣中心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保证项目用地;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积极协调财税部门推动行业税收制度改革,建立稳定、长效的行业发展支持政策,为全面、深入推进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完善配套。依托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建设行业科技研发中心、产业孵化基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数字监控平台、市场交易平台等专业服务机构,强化行业新技术研发、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回收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为废旧商品回收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持。
(四)拓展合作。鼓励废旧商品回收企业通过商业特许经营、服务外包和合作经营等方式,召集加盟商、承接企业或合作企业。一方面面向居民委员会、小区物业、园区管委会、学校等开展合作,延伸和完善回收网络,扩大网点覆盖面,拓展民间回收业务;另一方面面向有资质的专业企业开展合作,拓展工业回收业务,进一步提高工业废旧商品回收率。加强行业培训,推广成熟的经营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技术,使回收网络建设更加完善。
(五)培育龙头。以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项目为重点,有方向的培育不同类型的龙头企业,整合资源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应用。支持绿天使公司建立居民社区回收网点及区域性回收中转站,支持泰鼎公司以滨海新区为试点建立绿色便民回收超市,支持TCL奥博、绿天使、泰鼎、合昌四家公司开展公共机构废旧商品规范化回收,支持佛强公司以开发区西区为试点建立工业园区废旧商品集中回收处理体系,支持现有各分拣中心、拆解基地、集散交易市场承载企业拓展经营规模,提高分拣加工科技水平。同时,按照各区县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组织区县选拔有实力、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列为试点,培育形成一批组织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研发能力强、技术装备先进的大型企业。促进全市大、中、小型企业联动发展,推动规模化企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建立集回收、处理、再利用于一体的集约化产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