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省节能监察(监测)中心、有关企业: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钢铁行业节能降耗,开展行业能效对标,决定对全省粗钢生产企业开展单位产品能耗专项能源审计活动,具体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专项能源审计对象及时间
本次专项能源审计对象为全省粗钢生产企业11家(见附件1)。开展能源审计时间为2014年2月~4月,具体时间由能源审计机构另行通知。
二、专项能源审计要求
(一)审计方法:本次能源审计依据为《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17166-1997)、《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6-2007)和《钢铁企业能源审计指南》(工信部节[2013]15号)等相关标准和规定。通过对企业能源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审查企业的能源消耗、产品产量等统计台账和财务报表,对企业的烧结、高炉、转炉、电炉等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进行审核评价。
(二)审计期:本次能源审计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以全年数据开展企业专项能源审计工作。
三、能源审计机构及经费安排
本次能源审计委托福建省节能监察(监测)中心进行,审计经费由省工商发展资金项下能源节约利用专项资金中列支。
四、工作要求
(一)各钢铁企业要高度重视本次专项能源审计工作,由企业分管领导组织成立工作小组,并确定1名联络人员。企业应保证在审计过程中向能源审计机构提供真实的资料、数据,并盖公章确认。且不得拒绝审计,拒绝审计的企业视为单位产品能耗超标。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将按照《节约能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二)各钢铁企业在审计之前应做好相关资料的准备,具体内容见附件2、3,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能源审计机构按照能源审计工作技术要求开展专项能源审计工作,并在4月底前完成,向省经信委提交能源审计报告。
(四)各有关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经发局)要加强跟踪、指导,督促企业配合能源审计机构开展能源审计,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五)省经信委负责对能源审计机构的监督检查,并组织专家对能源审计机构提交的能源审计报告进行审核。
(六)能源审计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自律,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应真实、客观反映审计结果。
五、联系方式
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联系人:黄建 联系电话:0591-87832742
福建省节能监察(监测)中心:
联系人:郭敏杰 联系电话:0591- 87535765
邮箱:guozhe0620@
附件:1.开展专项能源审计钢铁企业名单
2.需提前准备的书面文本和电子材料
3.需提前整理和收集的相关资料和报表
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代章)
2014年2月13日
附件1
开展专项能源审计钢铁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1 福建鑫海冶金有限公司
2 福建亿鑫钢铁有限公司
3 福州吴航钢铁制品有限公司
4 福建三金钢铁有限公司
5 福建省金盛钢业有限公司
6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7 南平双友钢铁公司
8 福建三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9 荣兴(福建)特种钢业有限公司
10 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
11 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
附件2
需提前准备的书面文本和电子材料
1.企业的简介
2.主要产品工艺规程及说明
3.用能系统概况及能源流向图
4.能源管理组织机构图表
5.现场平面图,地理位置图
6.审计期能源网络图(能流图、能源平衡表)(水平衡图、水平衡报告)
7.企业2012、2013年度主要产品生产统计报表(含工序产品生产统计报表)
8.企业2012、2013年度能源、原材料消耗及能源回收量统计报表(含工序能耗统计报表)
9.设备能源效率测试报告(主要用能设备最近性能试验报告)
10.能源管理制度(能源采购和审批管理制度、能源财务管理制度、能源计量、能源统计、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和奖惩制度、节能技改等)
11.生产设备台帐
12.能源计量网络图、能源计量器具台帐
13.企业节能措施的有关资料(项目总结报告包括所节约的能源品种以及节能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报告表等)
14.近期能源审计报告、企业能量平衡报告、节能发展规划
附件3
需提前整理和收集的相关资料和报表
1.各种帐簿、帐表及工作台帐
(1)财务成本年报表、月报表,应收、应付帐款明细帐,生产成本帐,原材料、燃料、动力帐等,电费、水资源费缴纳凭证,购入原煤发票凭证及产成品销售凭证等
(2)动力部门抄表卡、记录簿、各车间用电及各种能源的记录簿等
(3)生产部门的统计台帐和报表
(4)进厂物资过磅单、仓库物资实物帐、盘存表及有关产成品入库帐等
(5)供应部门购进各种能源、原材料的计量票据,进销存报表
(6)各种能源、原材料、产成品出入门登记簿
2.各种能源相关记录
(1)设备台帐、设备维修记录、计量仪器仪表维修及校验记录
(2)企业管理办公室为各岗位下达的能源消耗定额文件和考核记录
(3)技改部门的已实施节能技改项目情况总结分析,长远规划,将要申报实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等
(4)节能管理运行记录(工作计划、会议记录、工作检查记录、定额考核、工作总结等)
(5)能源统计报表、台帐、分析报告
(6)企业能源成本核算资料
(7)设备台帐、燃料(煤、燃料油)化验分析台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