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 税费法规
  • 会计法规
  • 财务法规
  • 税务代理
  • 独立审计
  • 评估估价
  • 内部审计
  • 海外准则
  • 市场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
  • 海关
  • 基础法规
  • 金融证券
  • 外汇管理
  • 政府审计
  • 财经相关法律法规
  • 深交所
  • 国资管理
  • 文件废止公告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税费法规 >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2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发文文号: 京国税发[2003]38号
发文部门: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发文时间: 2003-2-20
实施时间: 2003-2-20
失效时间: 2004-1-1
法规类型: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北京
阅读人次: 3565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各区、县国家税务局,各直属分局: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2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税函[2003]102号)转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各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程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对内要组织好《办法》和《规程》的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对外要强化《办法》的宣传、辅导,结合《通知》内容,编写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并下发纳税人,保质保量地做好我市2002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二、汇算清缴工作结束后,各局应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汇总表(A类)、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指标分析表(A类)、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汇总表(B类)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情况汇总表上报市局。
  三、各局要采取措施,提高年度所得税申报率。凡实际参加汇算清缴户数与应参加汇算清缴户数不一致的,在工作总结中要说明情况和原因。
  四、《办法》和《规程》中细化了对总、分机构汇总或合并缴纳所得税的管理,各局要严格按照总局及市局的要求,在2002年度汇算清缴工作中,按时限做好全国统一格式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汇总或合并申报企业所得税证明》的开具和查验工作,执行中发生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市局。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要作为汇算清缴工作总结中的重点内容上报。
  五、对各局2002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市局将依据考核办法进行考评,并全市通报。
  2003年2月20日
修正:
上述法规因如下原因自2004年起失效:
标题: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关于清理北京市国家税务局2003年税收规范性文件结果的通报
文号:京国税函[2004]355号
发文部门: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发文时间:2004-04-20
实施时间:2004-04-20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做好2013年度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投 厦地税发[2013] 2013/12/30
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关于办理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综 国家税务总局青 2024/2/28
福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等工作中推行 榕国税发[2005] 2005/11/7
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关于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汇 深地税告[2010] 2010/2/25
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2021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服务 2021/4/21
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做好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重 闽地税函[2011] 2011/4/27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关于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 国家税务总局北 2023/2/20
厦门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做好2014年度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 2015/5/7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8年度企业 皖国税函[2009] 2009/3/6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 苏国税函[2008] 0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