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财经相关法律法规 > 劳动就业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司法局广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纠纷调解工作的通知
发文文号: 穗劳社关[2009]1号
发文部门: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其他地方机构
发文时间: 2009-7-22
实施时间: 2009-7-22
法规类型: 劳动就业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广东
阅读人次: 2951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各区、县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司法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为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做好劳动纠纷的预防和调解工作,减少因劳动纠纷引发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人民调解与劳动争议调解有机衔接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司[2009]118号),决定在市、区、街三级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部门与司法行政部门(以下简称“两部门”)之间的协作力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从源头上预防劳动纠纷
  当前,我市仍处于劳动纠纷的高发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我国现行劳动法律制度,为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提供了法制保证。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学习,高度重视劳动纠纷,特别是重大群体性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工作。综合运用、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在解决劳动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实行“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将预防工作放在首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继续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劳动合同管理、劳动用工以及工资、社会保险等管理工作。司法行政部门应将劳资矛盾纳入人民内部矛盾调处调解范围,继续加强对劳资矛盾隐患的排查工作,努力将纠纷苗头控制在当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动纠纷。
  二、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劳动纠纷联合排查网络体系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加强劳动监察协管员队伍建设,会同总工会和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发挥企业内部自我调解劳动纠纷的作用,扩大信息来源,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司法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选任、培训和日常管理,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大力推广在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建立调解委员会,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街、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司法所要充分发挥各自基层信息员的作用,建立健全两部门各级横向定期信息沟通报送机制,共同建立劳动纠纷预警系统,联合构建劳动纠纷排查网络体系,对辖内劳动纠纷隐患进行联合排查,并建立排查档案。
  两部门应联合加强对人民调解员、劳动监察协管员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员的培训,提高其调解劳动纠纷的能力。
  三、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劳动纠纷联合调解工作机制
  各级劳动保障、司法行政部门应建立日常工作联系制度,及时交流劳动纠纷动态信息,协调开展工作,共同加快劳动纠纷的妥善解决,特别是加大对重大劳动纠纷的非诉讼协调力度,积极引导当事人先调解、再仲裁、后诉讼,尽量促使当事人自我协商解决,以节约行政资源和社会成本,息讼止纷。同时,要加强建立劳动纠纷调处理论分析和实务研讨制度,由市劳动保障、司法行政部门及市法学会定期组织,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士、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社会律师参与,搭建研讨平台,互通动态信息,分析劳动纠纷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重点围绕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努力寻求解决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各街、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司法所要充分配合,形成合力,发挥协作调解劳动纠纷的职能作用,积极将劳动纠纷化解在基层。首先发现和被劳动者申请调处一般性劳动纠纷的街、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或者司法所,应迅速依职能开展劳动纠纷调解,同级另一部门应当积极予以配合协办;对于辖区内多次违反劳动法规或违法情节恶劣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司法所应分别及时上报,并配合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对于有恶意逃匿、转移资产等行为的单位,应及时上报各自上级主管部门,以便提供给公安机关按有关规定处理和处罚。积极协助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及时处理欠薪逃匿劳动争议案件。对于突发性群体性劳动纠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职能积极调处,司法行政部门应介入并迅速上报,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赶赴现场,共同开展维稳调处工作,及时平息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四、发挥公益性法律服务的作用,健全和完善权利救济机制
  市、区法律援助机构应进一步深化“农民工法律援助直通车”活动,健全和完善“法律援助巡回进企业”机制,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因欠薪、工伤等提起的劳动仲裁案件,劳动者可以凭借劳动仲裁案件受理文书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应指派具有办理劳动争议案件经验的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市法援处应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力度,在市劳动争议仲裁受理场所设立“法律援助咨询窗口”,区、县级市法援单位可以参照此实行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对于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劳动者,法援机构应给予相关法律咨询等帮助。要积极引导律师每年办理一定数量的劳动纠纷案件,倡导律师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具体实施办法由司法行政部门另行制定。同时,律师事务所可通过采取减、缓、免交代理费等方式帮助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化解纠纷。
  五、倡导劳动法律顾问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大力倡导用人单位和职工,以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和劳动争议调解员。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聘请符合条件、特别是积极承担公益性法援以及劳动仲裁员任务的律师担任劳动仲裁员,进一步发挥律师参与劳动仲裁的作用。基层司法所应充分利用与律师所“所所结对”的优势,鼓励和支持“所所结对”的律师参与本辖区内劳动纠纷的调解。
  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要指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签订、履行劳动合同,有效预防劳动纠纷,并在纠纷发生后,引导双方当事人运用法律手段,寻求正当方法和渠道解决纠纷,发挥律师在预防和调解劳动纠纷中的专业优势和身份优势。
  司法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律师代理劳动纠纷业务的监督和指导,制定服务指引,进一步细化落实律师代理群体性劳动纠纷案件的备案制度。所有代理10人以上或者被代理人的对方当事人达到10人以上的群体性劳动纠纷案件,律师事务所必须向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司法行政部门与劳动行政部门应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定期召开信息交流会,劳动保障部门及时将掌握的律师代理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其他法律工作者和公民代理劳动争议案件等情况通报给司法行政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查处公民诉讼代理收费以及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的违规行为,切实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六、强化证据意识,为依法调解劳动纠纷提供保障
  司法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劳动纠纷公证相关业务的指导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在劳动纠纷联合调解过程中要强化证据意识,在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劳动纠纷中相关证据的法律效力。对于重大疑难案件中的证据,司法行政部门应建议并引导当事人提出公证申请,办理公证事宜,以固定证据,减少争议,为依法处理劳动纠纷提供保障。公证机构应密切配合,依法做好相关公证办理工作,并对经济困难的劳动者依法减免公证费用。
  七、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劳资双方对劳动法律法规的认识
  司法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通过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等形式,推进法律进企业、进社区,提高劳资双方的法律意识,增进其对劳动法律法规的了解和理解,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局面。同时,将宣传普及劳动法律法规纳入年度工作要点,重点加强《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引导企业依法用工,引导劳动者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权,妥善解决劳资纠纷。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广州市司法局
  广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 人社厅发[2024] 202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