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市场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 > 市场管理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九部门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文文号: 鲁市监发[2024]5号
发文部门: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其他地方机构
发文时间: 2024-5-27
实施时间: 2024-5-27
法规类型: 市场管理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山东
阅读人次: 265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各市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
  质量基础设施是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监管等要素形成的体系,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现就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系统推进企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领域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建立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工作模式,助力改造升级六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九大优势产业、培育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七大未来产业。到2025年底,基本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质量联动发展,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0,累计创建10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50个国家质检中心,建设各类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130个以上,打造省级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试点项目10个,完成省级以上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项目20个以上。
  二、全面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
  (一)推动企业质量创新。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加强质量基础性、原创性研究。支持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实施重大质量攻关项目。深入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邀请国际、国家标准化专家深入企业解决标准化难题,培育一批标准创新型企业。打造开放式创新服务平台,面向中小微企业开放资源、应用场景和研发需求,助力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质量改进、品牌建设。到2025年,培育100个以上标准创新型企业,组织开展200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标准支持专项。(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负责,各市相关部门参照执行,下同)
  (二)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动员科研院所、高校和质量技术机构人才力量,开展“入企进厂”帮扶活动,为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标准制定、品牌建设等提供专业培训和“一揽子”问题解决方案。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到2025年,实现1万家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负责)
  (三)促进企业品牌建设。开展质量标杆培育、选树,打造一批质量标杆。加强制造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持续开展“好品山东”遴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到2025年,新增“好品山东”品牌200个、山东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500家、“山东制造·齐鲁精品”200个,全国质量标杆达到60项、全省质量标杆达到400项。(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负责)
  (四)加强质量人才培育。健全企业家培养、激励、服务机制,选树一批崇尚质量的企业家典型。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加强注册计量师、企业标准化技术经理人、质量工程师等队伍建设。全面推进质量人才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质量工作人才。加强质量技术机构人才培育,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构建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管局负责)
  三、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
  (五)绘制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图谱。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装备、先进材料等标志性产业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遴选产业链,组织开展质量状况调研,摸清全链上下游结构、地域分布、企业构成等情况,依托链主企业、头部企业,组织专家问诊把脉,从质量技术、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供应链配套等方面识别和剖析关键质量问题,绘制质量图谱,“一链一策”制定质量联动提升方案,明确质量提升的目标、路径和措施。到2025年,省市联动打造2-3个国家级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建设省级试点20个以上。(省市场监管局负责)
  (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创新能力。推动标志性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实施质量攻关,突破一批重大质量技术瓶颈。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以标准链畅通产业链。推动部分链主企业发挥需求牵引作用,通过合格供应商评定、检测认证等手段,将上下游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先进质量理念、方法和工具向全产业链延伸,推动全链条质量协同升级。加强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全链条”服务,组织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行动。到2025年,“助企攀登”行动帮扶每家链主企业研发申报4至5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00亿元。(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负责)
  (七)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智化升级。“一链一策”推动标志性产业链数字化升级,鼓励企业开展在线检测、自动化检测和物联网智能检测,加快数智化转型。支持链主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将业务流程与管理体系向上下游延伸,沿链带动中小企业开展网络化改造和数字化应用。推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产业链率先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聚焦共性需求场景打造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解决方案。依托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产业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计量测试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产业链计量测试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重点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覆盖,质量管理数智水平大幅提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负责)
  (八)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统筹推进工业领域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领域重点行业碳达峰,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推动标准物质研制。加快推进国家碳计量产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项目建设。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完善材料和零部件易回收、易拆解、易再生、再制造等绿色设计标准。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实现重点产品执行标准、关键质量指标“双比对、双提升”。探索开展200家企业碳足迹认证试点,加快“双碳”领域认证体系建设。(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负责)
  四、提高产业集群质量发展水平
  (九)增强先进制造业集群质量优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机械、新材料等领域,积极争创国家标准验证点,争取国家重点标准项目和重要标准化工作机构集成式落地。加强磁悬浮、核电等领域高端仪器仪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加快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标准研制应用,加快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链条标准有效衔接。建立技术创新、专利创造、标准制定、产业实现一体化工作机制,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争创量子信息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氢能源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加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全产业链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在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争创国家质检中心。在动力装备、智能家居等领域推动产业集群头部企业争创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负责)
  (十)助力提升产业园区发展能级。支持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滨州铝新材料、青岛家电等产业聚集区建设,完善济南、青岛、烟台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布局,引导检验检测产业集约化发展。完善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用好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快授权、快保护。积极开展技术、专利、标准、质量、品牌联动创新,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升级。(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负责)
  五、组织保障
  (十一)强化组织领导。省市场监管局牵头抓好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组织实施工作,全面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统筹解决跨区域、跨领域和跨部门问题。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细化政策措施,形成合力。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一链一策”制定质量强链方案,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负责)
  (十二)加强政策扶持。充分发挥科技研发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质量发展和市场监管资金等带动作用,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各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研发项目予以支持。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效果明显的地方、企业、机构或个人,在各级、各类高能级技术平台项目建设中给予适当倾斜和支持。(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负责)
  (十三)做好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媒体及时、深度报道工作成效、经验做法和亮点特色,积极宣传推广典型案例、好经验、好做法,扩大示范带动效应。积极开展各类交流观摩活动,推动典型经验“一地创新、多地复制”,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实现质量基础设施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负责)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山东省商务厅
  2024年5月27日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度省级新型工业 闽经信函综合[2 2014/7/11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速 赣府厅字[2013] 2013/6/25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 湘发[2014]11号 2014/7/1
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做好第二批湖南省新型工业 湘经信投资[201 2013/5/6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 赣府发[2013]15 201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