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财经相关法律法规 > 财经相关法规-其他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文号: 武政[2014]63号
发文部门: 武汉市人民政府
发文时间: 2014-9-17
实施时间: 2014-9-17
法规类型: 财经相关法规-其他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武汉
阅读人次: 2838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经研究,现将《武汉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汉市人民政府
  2014年9月17日
  武汉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实施方案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与集成的产物。随着互联网技术、新型感知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发展下一代制造业的重要内容。为深入推进我市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大力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智能制造产业,加快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国家实施工业强基,打造制造业强国的历史机遇,围绕我市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国家创新中心建设,努力攻克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积极研发智能化高端装备,大力实施重点领域示范应用,精心培育智能制造龙头骨干企业,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到2016年,我市基本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研发和生产基地,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全市制造业重点行业的设计、制造、集成、关键系统及部件配套、技术服务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装备制造业中,智能技术及核心装置得到普及推广应用,高端装备重点产业智能化率超过30%。培育1—2个国际先进、全球知名的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形成2—3个产值超百亿的智能制造产业群,全市智能制造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二、主要任务
  围绕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针对传统产业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和对现有制造装备的智能化改造,重点实施以下“六个一”工程:
  (一)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以华中科技大学制造业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智能制造与控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以及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威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艾普工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围绕感知、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重点突破新型识别传感技术、模块化与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系统优化协同技术、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技术等共性、基础关键智能技术,加强对共性智能技术、算法、软件架构、软件平台、软件系统、嵌入式系统、大型复杂装备系统仿真软件的研发,为实现我市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二)加快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依托我市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力开展智能制造领域科技成果研发,积极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支持数控七轴五联动螺旋桨加工用重型车铣复合机床、数控定梁双龙门移动镗铣床、“高速·高精·大幅面·坡口·激光切割”加工技术与装备等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RFID(射频识别)标签封装设备制造技术、智能识别感知技术、3D打印技术与装备(包括塑性成型技术与装备、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等)产业化。强化项目资金及企业融资扶持,加大首台首套应用力度,迅速催生一大批高性能、高质量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
  (三)构建一批产业集群
  重点培育有较大规模的龙头骨干企业,支持行业重点企业开展资产和业务重组,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兼并、联合及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构建多个产业集群。
  1.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扩大汉产数控机床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基础打造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档数控机床产业集群。
  2.继续加强3D打印设备研发,降低成本,尽快形成规模化产品应用。从政策导向、项目资金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做好服务,形成以武汉滨湖机电为基础的3D打印设备产业集群。
  3.加强各类工业机器人和专用机器人研发,持续提高生产能力与产业化水平,形成以武汉奋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格利拓(武汉)动力装备有限公司、汉迪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基础的工业机器人和专用机器人产业集群。
  4.大力发展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制造,拓展高端轨道交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形成以武汉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武汉北车长客轨道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基础的专用轨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5.充分发挥我市在大功率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的优势,做大加工服务,研发大功率激光器及加工系统、高端激光加工成套设备,形成以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团结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基础的激光加工设备产业集群。
  6.研发盾构机、智能混凝土机械及成套设备、挖掘机整机等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形成以中国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天地重工有限公司、山推楚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武汉千里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基础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7.发展发电机变压器、系统变压器、并联电抗器、特种变压器、大型变压器,应用智能电表、智能电器、储能电站等智能化设备。形成以西门子输配电集团、阿海珐集团、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基础的智能电网设备产业集群。
  8.发展冷轧、热轧、锻造等冶金成套设备、连铸专用测量仪器等产品,形成以武汉重冶机械成套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南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大西洋连铸设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基础的冶金成套设备产业集群。
  (四)建设一个中小企业智能制造云服务平台
  提升智能制造服务信息化水平,建立市中小企业智能制造云服务平台,整合制造业过程多个环节服务资源,为制造业上下游企业提供工业设计、虚拟仿真、样品分析、检验检测等软件支持和在线服务;强化配套协作服务,提高网络环境下的企业间配套协作能力和产业链专业化协作水平,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协作;提供面向产业集群的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信息化综合服务;提供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网络基础设施服务。
  (五)实施一批重点示范应用项目
  1.数控机床改造示范应用。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面向我市制造企业,推广数控机床普及行动,逐步实现我市传统机床数字化改造,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同时瞄准国内800万台传统机床改造市场,做大产业规模。
  2.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以武汉奋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华福公司为依托,面向汽车、电子信息等劳动密集型以及生物医药制造等对无尘要求严格的产业实施工业机器人应用示范项目。
  3.3D打印示范应用。支持武汉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改变生产经营模式,建立3D打印应用云平台,对医疗、电影制作、工业设计等行业及个人提供3D打印服务。
  4.云制造示范应用。建设我市智能制造云平台,从个性化要求比较高、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开始应用,逐步深化到汽车、造船、装备等行业。
  5.数字化智能制造车间示范应用。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华威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艾普工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等为依托建设推广一批数字化制造车间,满足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高效高精度制造需求。
  6.工业软件推广示范应用。依托武汉开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工业软件企业,在全市工业制造领域推广和普及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PDM(产品数据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RM(客户关系管理)等工业软件。
  (六)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产业园区
  依托我市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 争取工业和信息化部、省人民政府的支持,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合共建“国家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到园区投资发展,引导国内外高端人才入驻园区创业。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智能产品应用、智能制造系统及智能识别感知产业集群,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突破口,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以智能制造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建立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同志牵头,各区、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推进机制,强化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分工(《武汉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重点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表》附后),将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作为各区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的重要内容,并纳入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加强同沿海区域的交流合作,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向我市转移。
  (二)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出台并实施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在财政、税收、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落实国家关于装备制造业增值税转型、鼓励出口、节能产品补贴等政策,加强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能力建设,争取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为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支持的重大项目给予市级配套支持。整合市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的投入力度。市发展改革委在智能制造装备方面给予资金支持,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市科技局在研发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加快智能制造研发创新;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在产业技术改造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加大对我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的投入;市信息产业办在工业软件应用示范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引导和支持我市工业软件开发企业探索新的市场应用和推广方式。
  (三)打造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用创新平台。以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创新产业联盟、武汉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等为基础,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锅集团有限公司、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共同组建市智能制造产业创新联盟,全方位推动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发展。支持华中科技大学牵头建设“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强企业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能力,探索形成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四)加大市场培育力度。进一步落实我市关于首台(套)装备的优惠政策,增强用户购买和使用首台(套)装备的信心。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城区工业园区建设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为依托,建立发展智能装备的市场应用机制,鼓励由装备使用单位和制造企业共同开发装备。探索建立智能装备发展与重大项目审批的联动机制,对于重点领域工程项目的所需装备,组织使用单位、制造企业联合制定装备联合攻关方案。
  (五)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和金融资本结合。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支持我市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壮大。发挥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市智能装备产业中处于初创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智能制造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以及再融资。加快企业融资担保与再担保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利用信用保险、技术产权交易、并购重组等手段,逐步形成信贷银行、股权投资、境内外上市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的科技创新金融体系。
  (六)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我市科教优势,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多层次的适合产业技术发展需要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科研人才。在智能制造研发、示范应用以及普及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一批创新型的科技人才。结合国家“千人计划”、“武汉黄鹤英才计划”和武汉“3551”人才工程的实施,引进一批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以及高层次人才到我市创业。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 豫政[2018]14号 2018/4/18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市智能制造促进产业转型 杭政函[2015]12 2015/9/21
关于印发《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管理工作 工信厅装[2018] 2018/3/19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九条措施的通知 闽政[2015]36号 2015/7/10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发展智能 津政办规[2020] 2020/8/6
关于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的通知 工信部装[2016] 2016/4/11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粤办函[2015]56 2015/11/13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征集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 渝经信装备[201 2017/1/19
关于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重点项目库项目 工信厅装函[201 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