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财经相关法律法规 > 行业规定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金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文文号: 金政发[2016]48号
发文部门: 金华市人民政府
发文时间: 2016-9-7
实施时间: 2016-9-7
法规类型: 行业规定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金华
阅读人次: 2645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6]40号)、《中共金华市委关于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决定》(金委发[2016]20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围绕“走在前列、共建金华”要求,以加强旅游产品和服务精准供给为突破点,以注重投资效益、保护环境为出发点,以促进消费、增加税收、造福百姓为落脚点,坚持全域景区化、产业融合化、全民共享化原则,推动全市旅游产业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转变,将金华打造成集世界商都、国际影都、文化名城、养生福地于一体的最美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发展目标。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优势主导产业,到202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1500亿元以上,国内过夜游客平均逗留天数达2天以上,国内旅游人均消费达1500元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8.5%,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8.5%以上。旅游总收入、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重要指标要跻身全省前四位。
  二、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三)加强全域旅游规划统筹。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市、县分别适时启动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覆盖全域、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原则,逐步建立“全市-县(市)-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小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精品村(民宿特色村、”海外学子家+“特色村)”五大层次规划体系。注重市县旅游规划统筹衔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将整个市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规划、建设、运作。加强全域旅游规划与金义都市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文物保护规划等重点规划融合衔接。探索制订《全域化旅游项目建设规范》,将旅游要素融入各类建设项目,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统筹编制市本级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市本级旅游产业在空间布局、产品开发、业态谋划、基础建设、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四)美化全域旅游生态环境。持续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治气治土”“四边三化”“两路两侧”“旅游厕所革命”等组合拳,推进全域洁化绿化美化。建设通景公路风景线,通景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无养殖场(户)、墓地,推动通景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创建烟尘控制区,景区入口附近建筑物、外立面风格与景观相协调。实施林相改造,打造彩色森林。推进大气治理,磐安、武义等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全市生态类景区实现空气质量检测全覆盖。推进景区生态化,“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省级生态旅游区5个以上。
  (五)打造全域旅游经济共同体。加强区域协作,探索建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的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利益共赢机制。以金华山-武义温泉度假区-兰溪兰湖度假区为重点打造休闲养生旅游带,以东阳横店影视城-义乌国际商贸城-永康方岩度假区为重点打造影视商贸旅游带,充分发挥“双带”集聚力、辐射力和驱动力。提升市本级旅游核心竞争力,打造金华山、古子城“一山一城”旅游龙头项目。发挥浦江休闲轻度假旅游区片、磐安休闲养生旅游区片、市区-兰溪古婺文化旅游区片、义乌-武义运动娱乐旅游区片等特色区块作用。依托市域高速公路环线闭合圈,辅以旅游专线、骑行绿道等,推进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龙头带动、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全域旅游格局。
  (六)构建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以创新休闲旅游业态、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提升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突出错位发展、梯度打造,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小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精品村(民宿特色村、”海外学子家+“特色村)”四大层级精品旅游目的地体系。“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新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2个,培育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0个、旅游类特色小镇6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50个、省级民宿特色村20个、市级民宿特色村80个。
  三、加强旅游项目和平台建设
  (七)做大做强旅游企业。激发多元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培育龙头旅游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和集团投资落户金华,主动对接国内外有影响力、有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参与金华旅游开发建设,支持一批本地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或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鼓励其他产业资本跨界投资旅游产业,支持浙(婺)商回归发展旅游业,打造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到2020年,培育一批年产值超1亿元的旅游集团、知名旅游企业,发展一批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创意、旅游商品加工、旅游电商等新型特色旅游企业。
  (八)实施旅游项目投资“千亿工程”。强化旅游重大项目落地,每年谋划储备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营业一批。优化旅游项目投资结构,提高休闲度假类和新业态类旅游项目的投资比重,重点建设一批类型优、业态新、特色明、带动强、效益好的大项目。大力推进全市“十三五”100个重大旅游项目实施。建立健全项目协调推进和督查考核机制。加大旅游招商选商力度,注重选择与优质资源相匹配的优质开发主体,不断完善《金华市旅游项目招商手册》,高度重视浙(婺)商回归,建立金华旅游项目信息库、项目要素库,利用旅游招商推介会、浙(婺)商会等平台积极开展招商推介。
  (九)发挥旅游度假区和特色小镇的平台作用。突出大项目包装、旅游要素集聚和休闲度假产品打造三个重点,发挥好金华仙源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兰溪省级旅游度假区、武义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磐安云山省级旅游度假区、东阳东白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浦江仙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等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金华山旅游经济区、义乌佛堂古镇-双林文化旅游区、金华婺州古城-三江六岸休闲区、东阳-永康-磐安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等区块的集聚作用。加快推进旅游风情小镇、特色小镇建设,依托武义温泉小镇、永康赫灵方岩小镇等旅游类省、市级特色小镇,促进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到2020年,全市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省级特色小镇当年旅游项目实际投资占全市旅游项目投资比重达30%以上。
  (十)以创高A带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通过高A级创建,促进景区发展动力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发展方式从粗放投资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品结构从观光游览单一业态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等多元业态并重转变,管理服务从基本服务向精细化高品质服务转变。支持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兰溪诸葛八卦村-长乐村景区、东阳花园村景区、义乌上河图景区、永康方岩风景旅游区、浦江江南第一家-仙华山风景旅游区、武义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磐安花溪-百杖潭风景旅游区等景区创5A级景区,支持婺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等景区创4A级景区。“十三五”期间,市本级和每个县(市)启动创建1个5A级景区,全市力争创建4A级景区20个以上、3A级景区30个以上。
  四、创新旅游营销机制
  (十一)建立“区域联动”的品牌共树机制。坚持共建共赢,强化旅游资源与线路的区域整合,开展各类“多城游”。加快连点成线,围绕“影视文化、乡村生态、健康养生、特色购物、古婺文化、宗教文化、运动休闲、商务会展”八大金华特色旅游产品,整合推出100条以上金华特色旅游线路产品,重点打造一批人均花费1500元以上、人均停留时间2天以上的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市县、县县之间市场共拓、客源共享、利益共赢,提高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加强抱团营销,整合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旅游营销经费、机构等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对外营销平台,通过合力营销形成联动效应和规模效应。加强和省内其他地市合作,发挥好金丽温衢旅游联合体等平台作用。
  (十二)建立“线上线下联合”的市场开拓机制。推进“高铁+旅游”,做深长三角和高铁沿线城市营销,每年赴10个以上长三角和高铁沿线城市进行旅游推广促销。强化营销实效,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行商合作,实施旅游推销落地合作项目;推进“互联网+旅游”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在线旅游服务商合作,扩大旅游产品在线销售规模,实施金华旅游差异性营销推广项目,支持金华旅游企业和网络企业开展合作,促进手机终端移动支付、线上网络营销、数据运营等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加强旅游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建设,通过微平台大力推销金华旅游线路产品;推进“节庆+旅游”,每年举办百场金华特色主题旅游节庆活动和四季主题旅游产品发布会,打造金华产品发布会特色活动品牌。
  (十三)建立“政企社联手”的营销推广机制。政府主导加强“旅居福地、游在金华”整体形象宣传推广。强化企业在线路包装设计和营销推广方面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旅游奖励资金作用,引导旅行商做地接、做特色,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包装设计出一批市场认同度高、资源整合效果好、游客停留时间长、人均花费高的旅游线路。力争2020年全市旅行社地接人次比2015年增长2倍以上。发挥好社会联动作用,实施“全民形象”工程,促进市民自觉把自己作为旅游环境建设的一份子,提升整体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
  五、培育“旅游+”特色产品
  (十四)推进旅游+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结合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各乡镇的特色资源、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做到“一乡一特色、一镇一风情”。实施旅游富农工程,按照“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本”原则,探索村级旅游公司发展,以创建A级景区、省级慢生活休闲旅游示范区等为载体,鼓励产业资源、自然资源、古村落文化资源丰富的村(镇)进行整体开发和公司化运营。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以农业体验园、农庄渔村、果园采摘、特色民宿等为抓手,大力开发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2个,国家农业公园1—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个以上,省级慢生活休闲旅游示范区10个以上,全市30个以上村(镇)创建成3A级景区。
  (十五)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化融合发展。推进金华八婺非遗文化资源和旅游开发相融合,“十三五”期间,创建富有金华特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5个以上;鼓励发展一批文化创意园区、文化小镇等文化产业平台,“十三五”期间,创建省级文化旅游示范基地10个以上;打造城市场馆体验系统,完善金华市科技馆、城市规划馆旅游接待功能,推出城市场馆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十三五”期间建设一批城市场馆A级景区。
  (十六)推进旅游+影视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特色小镇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与横店集团开展合作,建设影视拍摄外景地。加快东阳梦外滩和圆明新园、永康西溪影视拍摄基地和石鼓寮影视城、磐安影视拍摄外景基地等项目建设,鼓励开发电影主题公园、游客拍摄体验、明星演员互动等游客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项目,加快从观赏型景区向体验型旅游目的地转型。
  (十七)推进旅游+古村落国际研学融合发展。依托“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大力发展“海外学子家+”模式,努力把金华建设成国际研学旅游目的地。推进古村落保护利用,“十三五”期间全市修复性保护传统建筑100幢以上,除危性保护传统建筑1000幢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市140个古村落全部创建成A级景区,“海外学子家+”特色村达到50个以上,挂牌“家+”模式的住家300家以上,市本级和每个县(市)打造“家+”民宿集聚区5个以上,全市创建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10个以上。
  (十八)推进旅游+健康养生融合发展。依托我市森林、饮用水资源优势,挖掘金华山道教养生、九峰山禅茶养生、武义温泉养生、磐安药材养生等资源,开发温泉养生游、药膳养生游、文化养生游、禅修养生游等业态。支持兰溪诸葛八卦村等创建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支持婺城区神农生态旅游休闲养老中心等创建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5个以上、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5个以上。
  (十九)推进旅游+运动休闲融合发展。加强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体育运动场所面向游客开展体育旅游服务,积极开发步行、骑行、车行、马拉松、户外拓展、极限挑战等运动休闲旅游产品。支持各县(市、区)申办大型国际国内体育旅游活动赛事,打造体育旅游品牌。支持市区梅溪旅游区等争创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10个以上。
  (二十)推进旅游+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工业旅游,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园区以工业生产过程、企业文化、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为旅游吸引物发展特色工业旅游,“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0个以上。积极发展房车装备制造业、房车租赁服务业,支持永康中国飞神集团等房车装备生产企业创品牌拓市场。建立覆盖全市域的自驾车(房车)露营地服务体系,每个县(市、区)建立服务网点。支持金东区西溪房车露营地、金华开发区九峰山房车露营基地、兰溪兰湖房车营地、东阳横店汖致露营基地、浦江茜溪自驾游营地、武义飞神谷国际慢城营地、磐安茶场小镇房车营地等创建星级房车服务区。
  六、延长旅游消费产业链
  (二十一)推进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强化旅游商品开发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做深做透“旅游+科技+文化”文章,发挥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义乌创意园)带头作用,积极推动旅游商品与农产品加工、传统工艺美术等深度融合,推动旅游网络购物平台和快速物流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产品富有特色、品牌影响力大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旅游商品展销中心。充分发挥义乌中国国际商务旅游目的地作用,依托东阳中国木雕文化博览城、中国(永康)科技五金城、浦江书画市场、磐安中药材市场、金义综合保税区等优势,整合推出特色购物旅游线路。结合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世界手工艺文化节、中国五金博览会、中国中药材博览会等专业展会,扩大我市购物旅游影响力。
  (二十二)发展特色住宿业。优化旅游住宿业结构,促进星级饭店、主题酒店、特色酒店、乡村民宿、客栈等多种住宿业态协调发展,提高游客过夜游比重。发展特色文化主题住宿业,培育一批主题酒店、青年旅社、汽车旅馆等创意类住宿业,创建一批金鼎级、银鼎级特色文化主题饭店。发展乡村休闲民宿,积极引进乡村酒店品牌连锁企业,挖掘一批原生态特色古村老屋,培育一批高端精品乡村酒店。推进“海外学子家+”民宿规范发展,建立并推广“家+”模式住家服务设施及标准。力争到2020年,全市住宿业床位数达26万张以上,民宿、“海外学子家+”等乡村旅游床位数5万张以上。
  (二十三)打造旅游演艺娱乐产品。突出文化和创意相结合,开发具有八婺文化特色和科技艺术含量的旅游演艺产品,鼓励发展“旅游+文化+演艺秀”模式,按照“企业主体开发、市场运作经营、政府适当扶持”的原则,整合金华八婺特色文化资源,包装打造一批旅游演艺产品。支持横店影视城加快推进旅游演艺节目转型提档升级。
  (二十四)培育特色休闲行业。重点培育美食、茶楼、化妆、保健、婚庆、摄影、工艺美术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特色休闲行业。加快促进特色休闲行业资源要素向旅游产品转化,重点开发培育美食体验、茶文化体验、婚恋旅游、育儿亲子、工艺美术、特色购物等新型旅游业态和旅游线路。
  七、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二十五)加强基础配套建设。统筹谋划交通网络建设,形成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体系。加快金华站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富有金华特色的“高铁-新能源汽车”“高铁-租车”“自驾-公交”“自驾-骑行”等交通换乘体系,鼓励新能源汽车、汽车租赁、公共自行车企业参与,确保到2020年,实现3A级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特色小镇等旅游节点与高铁、航空等高速交通体系的对接通畅。加强静态交通建设,“十三五”期间针对旅游景区规划新增停车位5000个以上。加强全市机场、车站、公路旅游标识的规范化、国际化、人性化管理,将旅游标识的规划和设置纳入城市道路、公路交通标识项目,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大力拓展客运站和高速服务区的旅游服务功能,推动一批客运站和高速服务区成为旅游服务中心。加快推进浙中城市群生态绿道建设,到2020年,全市建设跨区域绿道12条,实现全市贯通。深化旅游厕所革命。按照旅游厕所星级标准,对景区(点)、旅游特色村、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所有涉旅场所的厕所进行新建或改建提升,力争到2020年全市新建或改建高标准旅游厕所1000个以上。
  (二十六)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建立覆盖全域的多维度、聚合型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整合全域旅游资源,打造集自助导游导览系统、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系统、数据接入及整合共享系统、移动终端支付应用系统、在线营销活动实施和管理系统、网络信息管理和舆情分析系统、动态旅游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旅游团队管理与服务系统、旅游企业电子认证系统、旅游应急救援系统等于一体的浙中旅游一站式信息资讯、营销推广、行业管理大数据平台。推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智能化,力争特色酒店、高等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实现wifi全覆盖。在重点节假日期间推出景区承载量指数、交通拥堵指数、PM2.5指数等,方便游客一站式查询。
  (二十七)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提升旅游执法水平,充实基层旅游执法力量。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浙江省旅游条例》等法律法规,积极运用法治思维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联合监管机制。旅游部门负责对不合理低价、强迫和变相强迫消费、违反旅游合同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查处;公安部门负责严厉打击在旅游景区侵害游客权益的违法犯罪团伙,及时查处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虚假旅游广告、销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不正当竞争以及其他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查处;物价部门负责旅游市场价格行为监管,严肃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交通部门负责依法打击查处非法营运旅游包车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旅游诚信体系,加快完善旅游行业诚信“红黑榜”制度。加强旅游行业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民宿、农家乐等场所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
  八、加强工作保障
  (二十八)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全域旅游发展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旅游开发、多规融合、基础建设、市场营销、公共服务等全域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健全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旅游工作差异化考核和督查落实。各涉旅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制定相关具体措施,积极支持旅游业发展。
  (二十九)深化旅游改革创新。支持东阳市、义乌市、浦江县、武义县、磐安县等县(市、区)先行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义乌市打造世界商务旅游胜地,推进武义县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磐安县省级森林养生旅游试点,支持县(市、区)以各类旅游改革试点为契机,在制度创新、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特色培育、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国有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入不同性质的资本参与国有景区的开发经营。积极做大旅游行业协会,切实发挥各类涉旅行业协会在旅游推广、行业提升等方面作用。
  (三十)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各县(市、区)编制旅游资源保护目录,对列入保护目录的资源不得随意拆除损毁。在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立项时,应做好垦造耕地开发和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衔接。鼓励支持旅游项目申报省级低丘缓坡“坡地村镇”试点,实施“点状布局、垂直开发”。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公共停车场、旅游厕所等与旅游配套的公益性城镇基础设施,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供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乡村旅游。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非耕农用地,在不改变土地农用性质的前提下采取作价入股、土地合作等方式参与种植业、林业等与旅游相关开发利用。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富余房产、土地资源开发旅游。对旅游景区中农用地或未利用地,未改变用途和功能、未固化地面、未破坏耕作层的生态景观用地等,不认定为建设用地。对旅游景区范围内亭台楼阁等小型旅游设施用地简化审批流程。
  (三十一)加强资金要素保障。各县(市、区)要加大对旅游业发展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重大旅游项目、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建设、旅游规划及重大课题研究、旅游扶贫等。创新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促进各类产业资金和基金向发展潜力大、综合带动强、预期效益好的旅游项目倾斜。加强金融支持,加强和改进对旅游业的信贷管理和服务,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方式,规范发展旅游业保险市场,提升旅游保险服务,改进旅游业支付结算服务,支持发展旅游消费信贷。
  (三十二)加强人才要素保障。落实“五大千亿产业”人才政策,重点引进旅游规划人才、旅游电子商务人才、旅游商品设计人才、旅游策划及营销人才、高级地接导游等,建立高端旅游人才库,成立旅游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游管理企业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金华旅游管理人才团队。深化与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订单式培养旅游管理人才。进一步加强旅游培训,以举办各类旅游服务技能大赛、创建旅游行业文明岗为载体,提升旅游行业服务品质和档次。强化乡村旅游骨干人才培训,“十三五”期间对全市所有乡镇、重点村主要负责人进行轮训。探索导游资源社会化改革,发挥社会专家、旅游达人、热心人士的作用,加强本地文化、旅游资源对外宣讲。
  (三十三)加强旅游统计工作。逐步完善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科学制定旅游经济规模、经济质量、旅游服务、产业贡献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加强与大数据企业和专业机构合作,构建新型的旅游数据中心和采集体系,在完善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游客人均消费、游客停留时间等指标的基础上,逐步构建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地方财政贡献率等指标体系。加强旅游产业基层统计员队伍建设,建立乡村旅游统计目录库。
  金华市人民政府
  2016年9月7日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关于印 桂财行[2014]12 2014/12/3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 桂财行[2016]10 2016/12/6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云政办发[2018] 2018/8/27
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旅游局关于印发《湖南省旅游发展专 湘财外[2006]24 2006/4/24
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旅游局关于印发《大连市旅游发展专项 大财企[2006]28 200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