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财经相关法律法规 > 环境保护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文文号: 鄂政办发[2016]88号
发文部门: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文时间: 2016-11-8
实施时间: 2016-11-8
法规类型: 环境保护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湖北
阅读人次: 2384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11月8日
  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改善我省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预防和减少重污染天气的发生,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影响,规范和强化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
  造成相邻省域环境影响的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实事求是、分级调控的原则。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属地管理、统一领导,加强预警、提前响应,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 各市(州)人民政府应成立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指挥部,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加强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
  相邻区域应当开展跨行政区域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合作,互通信息,共同防范,协力应对。
  第五条 各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履行相关责任。
  宣传部门: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新闻信息发布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协调本地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做好宣传、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等工作。
  发改部门: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协调预警或应急状态下的能源保障工作;负责对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企业应急预案限产限排等措施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
  经信部门: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非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负责对重点排污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企业应急预案限产限排等措施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
  教育部门:负责制定教育系统重污染天气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组织指导托幼机构及学校开展学生防护大气重污染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
  公安部门: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机动车限行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配合检查高污染排放车辆。
  财政部门:负责保障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大气重污染应急工作所需资金,监督、检查资金的使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指导技工学校开展学生防护大气重污染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
  环保部门:负责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监测、重污染天气预警,并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加大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力度;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大气污染源监管,督促落实重污染天气企业应急预案。
  住建、城管部门:依据职责制定重污染天气建筑施工工地、城市道路施工及清扫保洁、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含掘路)、渣土运输扬尘和城市露天焚烧、烧烤严控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施工和养护扬尘污染控制,营运船舶大气污染控制及加大公共交通运力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农业部门: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秸秆综合利用等与环境整治相关的大气污染控制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
  卫生计生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卫生防护和医疗救治,开展涉及大气重污染防病知识宣传。
  气象部门: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气象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及时提供重污染天气气象预报信息,与环保等部门联合开展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会商与发布,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第二章环境空气质量预警
  第六条 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时跟踪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及时评估各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视情况发布预警通知。
  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工作包括排查问题、预警通知、预警响应、预警解除四个程序。
  第七条 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问题突出和环境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优良天数比例等相关指标低于考核进度要求的地方人民政府,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预警定级。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分为两个等级:一级预警(严重)和二级预警(比较严重)。
  第八条 对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城市人民政府,给予一级预警:
  (一)当年1-4月PM10累计浓度均值超过年度考核值30%以上或1-8月累计浓度均值超过年度考核值的;
  (二)当年1-4月PM2.5累计浓度均值超过年度考核值30%以上或1-8月累计浓度均值超过年度考核值的;
  (三)当年1-4月优良天数比例低于年度考核值25%以上或当年1-8月优良天数比例低于年度考核值的;
  (四)日常工作调度和检查中发现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工作推进不力、进度严重滞后的,在环境保护综合督查或其他专项执法检查期间发现大气污染问题严重突出的;
  (五)因大气污染问题被国家有关部门通报的。
  第九条 对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城市所在地方人民政府,给予二级预警:
  (一)当年1-4月PM10累计浓度均值超过年度考核值20%以上或1-8月累计浓度均值超过国家下达省级年度考核值的;
  (二)当年1-4月PM2.5累计浓度均值超过年度考核值20%以上或1-8月累计浓度均值超过国家下达省级年度考核值的;
  (三)当年1-4月优良天数比例低于年度考核值20%以上或当年1-8月优良天数比例低于国家下达省级年度考核值的;
  (四)日常工作调度和检查中发现大气污染防治相关领域工作推进不力、进展滞后的,或存在虚报瞒报行为的;
  (五)因大气污染问题被省级有关部门通报的。
  第十条 预警期为4个月。被预警地方人民政府接到预警通知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预警响应整改方案报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并按月报送整改落实进度。
  第十一条 环境空气质量预警监督工作由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依责做好相关工作。
  (一)给予一级预警的地方,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视情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安排工作专班实施驻点督办。
  (二)接到一级预警通知后一个月内未采取有效措施或整改不到位,空气质量没有明显改善的地方,由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请省政府约谈其政府负责人。
  (三)对于一级预警响应不力、未能完成年度考核目标或空气质量继续恶化、严重影响全省空气质量考核目标的地方,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
  (四)对于二级预警响应整改不力的地方,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视情提高预警级别。
  第三章 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
  第十二条 各地方人民政府应将重污染天气应对纳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向社会公布。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省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三条 省、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开展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地方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预报信息,进行综合研判,确定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并及时发出预警。
  第十四条 各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总结分析历年来重污染天气环境监测、预警、处置及气象资料和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认真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效果评估,健全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确定重点管控单位名单及治理措施,明确各级别预警减排力度,差异化分解细化至具体行业、具体大气污染源。
  第十五条 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应组织相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撰写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问题,并根据演练情况及时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六条重污染天气发生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建议本级人民政府依法及时公布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根据环境应急值守制度,确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值守负责人和应急联络员,并报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 各地应设立重污染天气应急专家库,定期对从事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配备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装备,提高预警和应对能力。
  第十九条 各地根据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库,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物资储备库。
  第二十条 各地在预测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时,要及时发布预警。当预测可能出现3天及以上重污染天气时,应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可能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时,应根据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重污染天气预警提示,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预警级别。
  重污染天气来临时应及时提醒公众采取健康防护措施,预警启动后,当实际天气情况与预测不符时应第一时间发布预计预警解除时间,指导公众合理安排生产生活。
  第二十一条 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分为四级,分别为Ⅳ级(蓝色)、Ⅲ级(黄色)、Ⅱ级(橙色)、Ⅰ级(红色),Ⅰ级(红色)为最高级别。红色预警一般应提前24小时向社会公开发布。
  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大于200或预测未来2天AQI日均值大于200,并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启动Ⅳ级预警。
  AQI日均值连续2天大于200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启动Ⅲ级预警。
  AQI日均值大于300或连续3天大于200,并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启动Ⅱ级预警。
  AQI日均值大于500或连续2天大于300,且气象预报未来2天仍将维持不利气象条件时,启动Ⅰ级预警。
  第二十二条 重污染天气发生时,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根据预警响应级别分级落实机动车限行、扬尘控制、工业企业限产停产和燃煤压减或替代、气象干预等强制性措施,并采取停办大型户外活动、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等健康防护紧急措施。
  第二十三条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启动后,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四条 重污染天气已经或者可能影响相邻行政区域的,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及时向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由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通报相关地方人民政府。
  第二十五条 重污染天气发生后,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应实时收集、研判相关信息,根据事态发展,针对污染主要原因,强化相关措施;适时组织对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增加空气质量信息和预警信息发布频次,方便公众了解污染现状和采取应急措施。
  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气象部门要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实时跟踪开展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省级主管部门报告预报结果。
  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可能发生跨省域影响的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报告后,应及时向环境保护部报告有关信息,积极争取和开展区域协同应对。
  第二十六条 重污染天气消除后,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停止应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发布预警解除时间。
  第二十七条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及时开展总结评估,并向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评估内容重点包括重污染天气出现的原因、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应对效果等。
  第二十八条 各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便于公众知晓和查询的方式公开辖区内重污染天气风险防范工作开展情况、应急预案修订及演练情况、重污染天气发生及处置情况,以及落实整改要求情况等环境信息。
  第二十九条 各地应根据实际及时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在修订工作过程中,要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反馈意见建议采纳情况。
  第三十条 各地人民政府要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组织专家解读预警信息和采取的应急措施效果,宣传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和公众健康防护知识,引导公众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客观评价并积极参与到应对工作中。
  第三十一条 各地人民政府应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和考核问责体系,要组织相关部门对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辖区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未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应急措施的,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第三十二条 发生重污染天气时,未按有关规定启动应急预警,或未及时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对重污染天气应对不力的,按照《湖北省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细则》规定,对当地党委、政府相关领导成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实施追责问责。
  第三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违法排放大气污染物,导致未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处罚。
  第三十四条 对于未按照规定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或者建筑物拆除施工等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第四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是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相关定义,所称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气、重污染天气是指《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相关定义。
  第三十六条 各地人民政府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并落实本行政区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实施规范性文件。
  第三十七条 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中,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级别、响应条件等内容应根据本办法相关规定进行统一,预警响应条件应严于或等同于本办法设置要求。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20 京政发[2016]49 2016/11/12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豫政办[2016]17 2016/9/30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苏府办[2016]27 201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