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财经相关法律法规 > 劳动就业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2016年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工作计划》的通知
发文文号: 青人社办字[2016]55号
发文部门: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文时间: 2016-4-1
实施时间: 2016-4-1
法规类型: 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青岛
阅读人次: 3115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2016年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6年4月1日
  2016年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工作计划
  办公室 创新完善政务督查工作机制。创新目标:出台局政务督查工作规范,梳理完善政务督查工作内容、督查方式、工作流程、承办要求、考核办法,并抓好组织实施。措施步骤:一是梳理上级部门关于政务督查有关要求,调研兄弟部门及外地政务督查先进做法。二是学习借鉴外地及兄弟部门先进经验,结合上级要求和我局实际,起草我局政务督查工作规范性文件。三是在征求局各处室、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出台文件,重点加强现场督查、领导批示及局相关会议确定事项的督查办理。
  人事处 引进"外脑",升级"智库",全面提升人社干部素质能力。创新目标:通过有计划的借助"外脑"对干部培训"智库"进行"升级扩容",重点落实"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进一步拓宽干部培训工作领域,提高干部培训工作质量。措施步骤:一是走出去,利用国内知名高校的"外脑"加强合作培训。二是请进来,利用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外脑"进行通用知识培训。三是坚持网络学院自主学习制度。四是积极开发我市明星企业的"外脑"资源。
  研究室 健全全媒体宣传平台。创新目标:适应新形势对新闻宣传工作要求,加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力度,构建机制健全、渠道多元、内外畅通、互动充分的全媒体新闻宣传平台。工作措施:一是健全完善制度体系,适应新媒体特点,修订完善全系统新闻宣传管理办法,明确新闻宣传工作职责和运转流程。二是拓宽新闻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多种宣传渠道,提高宣传针对性。三是丰富新闻宣传形式,突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界限,广泛采用稿件报道、图片报道、微视频报道等形式,建设以文字、广播、视频、手机动态网页等多种宣传方式融合交互的全媒体平台。
  法规处 加强法治信息化建设。创新目标:开发设置规范性文件管理、经济合同审查、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备案、普法等工作的网络系统,实现业务经办、信息发布、查询服务、综合统计、分析评估等功能,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措施步骤:一是完成系统需求任务书,并与信息中心对接,就系统开发达成一致意见。二是在"智慧人社"项目中增设"法治人社"板块,实现人社政策法规发布、查询、解读、案例分析、意见反馈等功能,并及时发布我局培训、执法检查等信息。三是完成范性文件管理、经济合同审查、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备案三个网络系统的开发、测试,实现这三项工作的业务经办、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四是完成法治大讲堂系统建设,丰富普法形式,提高普法宣传普及率,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动态管理。
  规划与人员计划处 全市实名制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及数据研究。创新目标:全面完成对全市企业的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形成完整的全市法人单位人才资源数据库,完成青岛市人才资源统计调查研究报告。措施步骤:一是健全全市法人单位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实名制数据库。在全市人才资源统计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统计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容易遗漏人才信息的大中型企业,集中补充完善数据库。二是研究解决未在调查范围内的人才数据缺失问题。重点解决未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才、个体工商范围内人才、中央省驻青单位人才等数据问题。三是开展统计调查数据研究。会同青岛大学开展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数据研究,开展各区市、各行业数据典型性分析,形成青岛市人才资源统计研究报告。
  就业促进处(农民工工作处) 编制"十三五"就业创业专项规划。创新目标:编制形成"十三五"就业创业专项规划文件。总结"十二五"期间就业创业工作成就,判断"十三五"就业走势,重点提出"十三五"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为十三五"时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抓手。措施步骤:一是开展"十三五"就业创业专项规划专题调研、与外地对接,完成"十三五"就业创业专项规划初稿。二是召开"十三五"就业创业专项规划专家座谈会、研讨会,完成"十三五"就业创业专项规划修订稿。三是对"十三五"就业创业专项规划进行修订,形成"十三五"就业创业专项规划定稿。
  高校毕业生就业处 (一)构建青岛创业大学"选-育-助-推"创业教育服务模式。创新目标:创新构建以"选-育-助-推"为核心的创业培训服务模式,通过创业培训、项目孵化、资金帮扶和导师助推等方式引领和推动大学生创业。主要措施:一是成立创业教育工作办公室并组建工作队伍。抽调专人成立青岛市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入驻青岛创业大学金水路校本部进行办公。二是争取多种渠道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市财政对创业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并对接李沧区相关部门,争取区财政对于校区建设的资金支持。三是进行创业大学校本部建设规划。对创业大学校本部进行功能规划,设置创业教学区、创业服务区、创业苗圃区和后勤保障区等功能区域,满足对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人员创业培训和帮扶需求。四是推进网络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建设青岛创业大学"头客网",整合各项创业教育资源,打造青岛创业大学网上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五是初步构建"1+X"创业课程体系。对创业大学培训人群进行分类,以中小学生、大学生、大众创客和精英创客为链条的服务群体,并根据创业大学发展规划,推进"1+X"(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二)在青高校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站。创新目标:通过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延伸到各高校,将就业指导工作前置, 使大学生足不出校就能享受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措施步骤:一是到部分在青高校调研,了解高校及在校学生需求,掌握高校及在校学生的实际需求,研究设立工作站服务内容。二是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通过设立工作站,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政策宣传等服务,帮助大学生熟悉职场,掌握求职方法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实现就业。三是到设立工作站的高校进行调研,了解工作站运行情况,总结运行经验。
  职业能力建设处、市职业技术培训研究室 构建适合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体系。创新目标:通过适合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体系,逐步形成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良性工作格局,推动技工院校转型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争创全国高水平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合示范区。工作措施:一是完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出台技能青岛工程意见,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终身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职业培训立法调研,加快配套政策制定。二是实施职业能力基础建设。实施职业能力基础建设"1+1+4"计划,构建1个职业能力建设大数据平台;推动职业培训职能整合转型,打造1个科学的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体系;建立全市职业培训供需状况、紧缺技能人才需求、培训成本、技能人才工资指导价位调查发布4个机制。三是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制。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改革等。出台《青岛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广泛组织职业技能竞赛评价。四是健全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修订《青岛市高级技能人才奖励办法》,建立高技能人才积分和分级管理制度,推广技能等级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建立技能人才薪酬调查发布机制,制定优秀高技能人才分类管理办法。五是健全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机制。将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培训成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成果方式委托第三方加强培训全过程动态监管和完善职业培训网络监管系统。
  军官转业安置处 开展军转安置"人岗相适"工作。创新目标: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纳入全市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把军队转业干部中的专业人才与地方急需的专业性岗位相结合,实现"人岗相适"、"才尽其用"的目标。工作措施:一是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向接收安置单位下达安置计划,岗位需求经过市军转安置部门的统一核准、统一发布。二是按照安置计划,有"双向选择"意向的接收安置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岗位需求。三是个人意愿与接收安置单位面对面对接。军队转业干部根据自身专业特长,结合接收安置单位需求条件,自愿参加"人岗相适"安置。四是严格执行"四公开一监督"。向军转干部公开安置办法、公开"双考"成绩、公开安置计划、公开安置去向,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军队转业干部服务中心 打造青岛军转创业高地。创新目标:通过推进军转创业工作,进一步引领我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打造具有领先地位的青岛军转创业高地。工作措施:通过创新工作开展,促进我市扶持军转创业政策落地、专门军创班次举办、基地平台创设、军地两用人才市场建设、军转创业企业家交流等重要接点的贯通落地工作,大力扩充在制度支撑、平台促进、人才配置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支撑要素,着力突出政策扶持、促进和引导作用,打造军转创业新高地。
  市场管理与人员调配处 创新机制,加快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发展。创新目标:优化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环境,全市规范化运营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达300家以上,营业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基本建成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工作措施:一是出台《我市关于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通知》。每年从市级创业带动就业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量资金,专项用于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二是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大力引进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来青发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本土机构"走出去",与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开展合作,在国(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三是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组织评选市级人力资源服务诚信示范机构,并从中推荐参加全省人力资源服务示范机构评选,对获评市级、省级诚信示范机构给予一定奖励。四是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建设。组织评选"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优秀品牌"和"全市人力资源服务十强机构",并从中推荐参加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十大品牌企业评选和十强机构评选,对获评市级、省级的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五是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培养。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高级管理研修培训,鼓励我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高级人才,到国外著名专业院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机构培训和研修。对获准承办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基层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人员培训和组织开展高级管理人才研修培训的机构,按规定给予一定培训补贴。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开展"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行"活动。创新目标:通过开展定制服务,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创业生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助推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工作措施:整合管理服务、投融资等高层次专家资源,组成"青岛市定制服务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基层服务队",创新采取定制化服务方式,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入驻企业提供柔性引才对接、问题研讨、方案评审、决策支持等个性化服务,并建立常态服务制度。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探索推进与行政级别脱钩的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创新目标:通过重新设计职员等级序列和晋升体系,建立以"能力评价"为导向的用人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成长空间,调动积极性,增强队伍活力和发展动力。工作措施:率先在部分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开展职员制改革试点,认真做好工作总结,逐步完善政策和程序,研究发现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会同市组织、编制等部门及时帮助解决。并根据改革推进步骤,逐步扩大职员制改革实施范围,在更多具备条件的行业和区市推广实施。
  养老失业保险处 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先保后征"审核工作新机制。创新目标:通过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先保后征"审核工作办法,推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尽快落实到位,维护被征地农民的保险权益。措施步骤:一是广泛调研,摸清各区市征地政府补贴资金分配落实难的原因。二是会同财政、国土部门研究拟定我市征地审核办法初步意见。三是拟定审核办法初稿,征求各区市人社部门意见。四是下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先保后征"审核工作办法》,建立起我市征地审核工作新机制。五是指导各区市做好征地审核办法的贯彻落实。
  医疗保险处 探索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正常增长机制。创新目标:改变目前居民个人定额缴费和财政定额补贴的方式,实现按我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一定比例筹集居民社会医疗保险费,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随居民收入增长而自然增长。措施步骤:一是通过调取医保网络系统数据、检索文献信息等方式获取信息和数据,全面梳理我市居民医保筹资情况,取得有关运行数据。找出我市居民医保筹资工作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形成完善居民医保筹资机制的工作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出台我市居民医保筹资管理相关文件。三是以城乡居民按可支配收入的一定比例或按一定比例的测算额缴纳下一年度社会医疗保险费。
  工伤保险处、社保局 开展工伤预防试点工作。创新目标:构建我市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伤预防工作模式,优化完善工伤预防业务经办流程。通过开展工伤预防工作,增强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守法维权意识和工伤预防意识,促进工伤保险政策及工伤预防措施的落实。工作措施:一是研究确定工伤预防实施项目。二是规范工伤预防实施项目采购流程。三是明确工伤预防项目的实施流程。四是强化对工伤预防费的使用管理。五是加强对工伤预防效果的评估与考核。六是完善优化工伤预防试点工作业务经办流程,实现经办流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人才开发处 实施"高端人才倍增计划"。创新目标:围绕打造"三大中心"对人才的需求,启动实施"高端人才倍增计划",力争"十三五"内全市高端人才总量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较大增长,着力培育造就引进一大批高层次创业创新型人才。工作措施:一是开展"靶向引才"行动。以产业为导向,围绕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变单个专家引进为整体团队引进,变单项技术引进为技术综合链条引进,协调各职能部门制定专项引才计划。二是开展"平台聚才"行动。针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海外高端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群体,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创业创新园区建设,加快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人才创业创新孵化平台格局。三是开展"服务留才"行动。通过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制定、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功能、建设人才服务电子信息港、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跨越发展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四是开展"工程育才"行动。通过推进"两站一基地"建设,实施专家服务基层工程、"技能青岛"工程,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劳动关系处 创新和谐劳动关系机制建设。创新目标:一是加强劳动关系调整政策、制度和机制建设,实现劳动用工更加规范,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劳动条件不断改善。二是依托国家省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意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完善五级联创标准,开展一次评审活动",在全市评选一批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完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网上办事部分,实现和谐劳动审查"无纸化流转、一站式服务"和行政审批事项的"四级标准"。工作措施:一是根据国家《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和省《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出台我市贯彻文件,完善劳动关系政策体系,并对实施意见进行任务分解。二是结合我市《关于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的试行意见》,指导企业、工业园区等对照"青岛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业园区、社区(村)、街道(镇)、区(市)标准",加强管理,提高劳动关系和谐度。积极引导和广泛动员各类企业参与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在工业园区、社区(村)等开展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做好黄岛区国家级综合试验区的示范引领工作,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引领"青岛模式"。三是完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网上办事部分,将和谐劳动审查证明申请和出具同步至互联网。
  工资福利处 创建事业单位职员收入分配新机制。创新目标:建立与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结构合理衔接的职员工资结构,实行与单位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以及与个人岗位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内部收入分配办法。建立职员绩效工资定期增长机制和职员等级与工资待遇挂钩机制。措施步骤:一是对部分试点单位进行工资套改的测算。二是在测算的基础上,拟定《青岛市事业单位职员制度收入分配试点意见》。三是下发文件并组织试点单位进行工资套改。四是按职员收入分配制度的规定核定试点单位的工资总额,五是组织各单位建立适合各自单位特点的内部收入分配办法。六是根据各试点单位反馈意见修订职员收入分配意见。
  工资统发处 建立全市人事业务标准化网办体系,实现跨区域跨部门一体化办理。创新目标:推进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数据市级集中,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人事管理一体化平台,统一全市业务经办模式。措施步骤:一是统一数据指标。提前做好全市数据指标的统一工作。同时统筹做好由此带来的系统公式、标准表、各类申报审核表的调整。二是数据准确性校验。指导各区市对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情况进行全面核对,明确人员身份,确保入库数据质量。三是数据采集。搭建数据采集核心数据库,组织数据采集工作。四是建设人事管理一体化平台。在现有系统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建设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体化平台,融合市区两级业务。五是统一全市业务经办模式。发挥人事管理系统在数据资源方面的优势和价值,做好与本地业务部门代扣代缴项目的对接。六是建立系统一体化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人事管理管理制度和指标体系,加强数据综合利用,促进资源共享。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处(内部审计处) 研究建立社保基金精确检查方法。创新目标:研究建立社保基金精确检查方法,将检查人员与时间集中投入到基金高风险点和薄弱环节中,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进一步提高检查效率,提升检查效果。工作措施:一是借助"互联网+"监督,进一步优化"金保工程"和"一体化"两个基金网络监控系统,提升社保基金检查技术和能力,借助网络实现对社保基金的全程全面监督。二是会同政策制定、业务经办、信息管理等部门,参考历年检查、审计发现问题,在全市开展养老保险退休审核审批专项检查,评估养老保险退休审核各个环节,对普遍存在或重复发生问题的关键环节,研究制定检查指标。三是利用基金网络监控系统,对制定的检查指标进行数据排查,利用排查结果指导现场检查,充分发挥网络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优势,深度挖掘存在问题,彻底杜绝隐患。
  外国专家局外国专家管理处 争创"国家级海外引智示范区"。创新目标:争取由国家外专局、青岛市人民政府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共建"国家级海外引智示范区",大力引进海洋人才和智力,将西海岸新区引智示范区打造成为国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工作措施:一是创新西海岸新区引智引才政策。将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家引智政策先行试验区,支持西海岸新区出台外国人才及团队来区创新创业择优扶持政策;支持利用中介机构引进人才和推广项目;探索开展国际人才离岸创业,促进国际先进智力成果和专利技术离岸孵化转化。二是创新西海岸新区培育急需紧缺人才模式。支持西海岸新区开展国际化、职业化、专业化、市场化人才培养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三是探索在西海岸新区设立中国国际人才市场青岛分市场。设立外国人才来区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窗口,开展引智项目国内推广等各类中介业务。在区外(包括境外)设立引智引才工作站,吸引外国人才来区创新创业。四是支持西海岸新区开展引智引才宣传推介。在西海岸新区引智引才网站建设、国际人才需求信息发布、重要引资项目实施等方面予以指导和支持,对重要引智成果、引智政策和举措等进行大力宣传。五是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构建区域性"一带一路"人才智力合作联盟。支持西海岸新区设立"一带一路"引智示范基地和引智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人才智力交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外国专家局出国培训管理处 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智力合作机制。创新目标: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智力合作机制,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智力合作暨国际化人才培养交流研讨会,建立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选、用、育、留、引"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建成"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高地搭建起有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工作措施:一是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智力合作机制。由青岛市委、市政府发出倡议,邀请国家外专局、欧美同学会等相关部门共同发起,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智力合作机制,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智力合作暨国际化人才培养交流研讨会(青岛),邀请联盟城市知名高校院所、人力资源专业服务机构等机构参与。二是搭建"一带一路"引才引智平台。在"一带一路"国家聘请招才引智大使,采取定期举办活动等方式,加强与驻外机构、国际会议组织、国际猎头公司等组织的合作,加速"一带一路"国际高端人才智力在青岛集聚。依托"一带一路"国家华人华侨机构和有关行业协会,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设立青岛市海外引才引智工作站,发布青岛人才项目需求、推介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三是实施"一带一路"海外人才实训工程。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设立海外人才培训实训基地,开展海外培训实训工程项目。四是探索推行国际雇员制。开展国际雇员需求调研,在有需求的公共机构稳步推进国际雇员工作,建立公共机构国际雇员服务机制。五是加强文化交流研修。通过交流、互派等方式,举办"一带一路"经贸文化研修班,为我市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国际城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外国专家局留学回国人员管理处、留学回国人员服务中心 (一)举办首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创新目标:通过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让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了解我市引智引才政策,更好的吸引和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青创新创业,培育高水平创业团队和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高成长性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措施步骤:一是研究拟定大赛筹备框架方案,成立大赛筹备工作委员会,明确工作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做好筹备工作。二是通过政府网站等向海内外发布大赛通知,做好大赛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氛围。三是征集、整理海内外大赛报名情况,做好大赛初赛各项工作。四是在第16届蓝洽会期间,邀请初赛优胜选手来青参加大赛决赛。五是抓好大赛优秀项目落地工作。将优秀项目纳入青岛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库,向创投机构优先推荐,对参赛者创办企业入驻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给予优先扶持,并长期跟踪企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情况,为高层次人才和创业团队提供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持和服务。(二)建立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法律咨询与服务体系。创新目标:成立留学人员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建立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法律咨询与服务体系。工作措施:一是挖掘留学人员协会内部资源,招集法律专业及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协会会员,作为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委员。二是与我市一到两个律师事务所进行合作,聘请我市资深律师作为法律咨询委员会顾问委员,提升法律咨询服务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三是争取协会领导的支持,通过协会理事会审议通过的方式正式成立法律咨询委员会。四是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协会法律咨询与法律宣讲活动。五是借鉴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的服务模式,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集协会会员的法律服务需求,建立服务档案。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 建立劳动争议四部门联合预防调解机制。创新目标:建立工会、司法联合法律援助岗和人民调解室,完善仲裁、工会法院联动体系,探索建立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派出庭,加强与法院巡回庭的对接,依托"法律援助岗"、"人民调解室"、"仲裁派出庭"、"法院巡回庭"四个载体,建立劳动争议四部门预防调解体系。措施步骤:一是出台工会法律援助岗和人民调解室管理办法,就援助律师工作流程、工作纪律、管理考核和办案补贴发放等作出明确规定。二是召开合作律师事业所会议,落实援助律师上岗值班制度。三是与工会对接在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设仲裁派出庭有关事宜,落实场地、人员、设施配备,筹备派出庭挂牌等工作。四是与市中院就仲裁派出庭和法院巡回庭的建设工作进行对接,加快建立法院巡回庭和仲裁派出庭联建联调机制。五是选择部分街道、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区域性、行业性调解组织试点,组织四部门开展专业性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联动行动。指导区市仲裁院因地制宜推广联动模式。
  市做好企业军转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入推进企军干部健康关爱活动。创新目标:深入推进企军干部关爱活动,以服务促稳定,进一步扩大企军干部健康体检范围,提高体检标准和项目,努力实现企军干部健康查体普惠制,确保全市企军干部持续稳定。工作措施:一是摸清底数。通过数据库分析和向企军干部工作单位详细核实的方式摸清扩大范围后的具体人数、分布范围、做好资金预算。二是召开企军干部及相关部门座谈会,征求意见。三是制定实施方案并与财政等部门做好协调工作,确保资金到位。四是与卫生部门协调落实查体医院等相关事宜,做好查体的各项衔接工作。
  机关党委 加强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创新目标:通过研究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党建制度体系,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有机融合,全面强化机关党支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措施步骤:一是广泛调研,参观考察我市机关党建工作突出单位,学习机关党建工作中的先进理念,并对规范化建设进行重点调研。二是试点先行,选择部分党支部开展规范化建设试点,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完善党建工作规则,通过开展组织生活检验建设成效。三是归纳提升,根据试点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情况,梳理规范化建设内容项目,形成比较成熟的建设思路。四是在全局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根据各支部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五是总结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公务员局综合管理处 在经济发达镇试行乡镇政府聘员制。创新目标:针对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后的具体情况,探索乡镇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出台试点意见,对人员的聘任、晋升、工资福利、人员补充等进行明确。《意见》出台后,选取一个乡镇作为试点,实施乡镇聘员制度。通过对试点工作的总结,修正试点工作意见,在全市经济发达镇全面铺开。措施步骤:一是拟定方案。会同相关部门拟定《关于在经济发达镇试行乡镇政府聘员制度的意见》。二是选取试点。在我市经济发达镇选取1-2个镇开展试点。三是完成试点任务。总结试点经验,并逐步在其它经济发达镇展开。
  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处 探索建立青岛市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模式。创新目标:加强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立足新录用公务员留人难问题,促进新录用公务员尽快熟悉业务,增长才干,胜任录用职位工作。工作措施:一是制定政策引领导向。不断通过制度建设约束和规范各单位对新录用公务员的使用及管理,积极为新录用公务员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二是严格落实导师制度。指导用人单位为每位新录用公务员择优选聘导师,并举行导师聘任仪式,发放市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印发的导师聘书。三是建立工作学习记实制度。为新录用公务员统一制作《新录用公务员工作学习手册》。要求新录用公务员在导师的指导下,立足"六个一",即要记好一本工作笔记,完成一篇调研报告,撰写一个工作案例,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参与一项实事工作,帮助群众解决一个实际困难,以促进新录用公务员尽快熟悉业务,增长才干。四是完善从严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工作、考勤、病事假等制度,采取动态跟踪考核办法,将导师评鉴结果、培训结果等情况作为试用期满考核依据。每年抽查部分新录用公务员的在岗情况,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情况和意见建议。五是建立新录用乡镇公务员网上动态管理制度。依托市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新录用乡镇公务员数据库,对新录用的乡镇公务员进行网上动态管理。
  公务员局考核奖惩处 青岛市公务员诚信建设实践与探索。创新目标:对我市公务员诚信体系内容指标、公务员诚信档案系统平台和公务员诚信档案的应用管理进行初步探索。工作措施:一是加强公务员诚信体系内容研究,广泛学习收集国内外有关诚信建设、信用管理方面实践做法,整理筛选与公务员管理相关度、契合性较高的内容,科学设置公务员诚信数据采集指标。二是开发建设公务员诚信档案系统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我市公务员诚信电子档案,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方案。三是加强公务员诚信档案的应用管理,结合改进完善公务员诚信档案系统,建立联合征信、定期征信、有效征信的工作机制,指导各有关单位探索拓展对公务员诚信档案的科学运用。
  公务员局培训教育处 开展公务员"互联网+公共服务"创意创作大赛。创新目标:通过在全市举办公务员"互联网+公共服务"创意创作大赛,充分发挥公务员的业务技能和兴趣特长,围绕政务服务和知识普及两个方面进行创意、创作,助推公共服务的创新发展。工作措施:一是举办创作大赛。组织各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市直部门报送参赛作品,对其中优秀作品进行表彰。二是举办专题培训班。围绕大赛主题,在青岛行政学院举办1期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讲授互联网传播、微视频创意创作等课程,引导各单位结合大赛主题举办相应培训,培养人才。三是组建公务员志愿行动团队。通过培训和大赛发现并吸纳公共服务志愿者,组建青岛市公务员公共服务志愿行动团队。围绕大赛主题,开展公益活动,立足本职,创新和延伸公共服务。四是加强对优秀作品的运用推广。及时发布和转发我市及其他单位创作的公共服务作品,并建立与公众互动渠道,根据公众需求组织公务员制作专题作品。对大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与知名微信公众号、微博合作向社会推送,对其中有教育意义或示范性的作品,将纳入青岛干部网络学院培训课程。
  市社会保险事业局 (一)设计《青岛市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方案。创新目标:以全面提升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为目标,以拓展医保个人账户功能为重点,在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差异化的补充医疗保险体系,满足广大参保人员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医疗保障需求。工作措施:一是成立补充医疗保险方案设计课题组。二是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有关数据进行测算分析。三是充分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做法,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四是结合精准筛查、精准医疗、精准治贫设计补充医疗保险方案。五是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和风险评估。(二)研究制定医保住院康复医疗费结算管理办法。创新目标: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诊疗项目支付范围、标准以及定点医院康复医疗费用结算办法,有效保障参保人合理医疗需求,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措施步骤:一是开展基础调研。实地考察调研定点医院康复业务开展情况及费用发生情况,梳理康复诊疗项目。二是制定办法。会同卫计等有关部门,组织有关医疗专家、医保办主任,讨论拟定康复诊疗项目保障范围及费用结算办法。三是抓好实施。召开有关定点医院会议,抓好新办法实施工作,并做好跟踪评估工作。(三)完善大病救助制度,实现精准医疗救助。创新目标:一是探索建立特药特材救助项目专项管理制度;二是建立特药特材准入与退出机制;三是扩大特药特材品种受益范围;四是规范责任医师管理。工作措施:一是研究出台我市特药特材救助管理办法。二是建立特药特材准入退出动态管理机制。三是进一步扩大特药特材救助病种覆盖范围。四是动态调整优化救助资金配置。五是规范责任医师管理。(四)探索重症失智老人"失智专区"管理试点办法。创新目标:进一步扩大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建立失智老人"失智专区",以护理服务机构为依托,为失智老人建立日间照料及短期托养的服务场所,为失智老人提供生活照护、健康维系、精神慰藉等服务。措施步骤:一是完成相应文件起草与下发。起草下发关于对失智老人建立"失智专区"的管理文件。二是确定"失智专区"服务试点。三是开展深入调研走访。总结试点运行的经验和问题,完善细化相关制度内容及工作流程。四是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失智专区"模式。(五)探索建立定点医院医保管理住院费用相关信息制度。创新目标:建立定点医院医保管理信息公布制度,引导参保人合理就医。促进定点医院加强内部管理,主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措施步骤:一是研究拟公布的定点医院医保管理信息及费用支出相关指标。二是探讨公布的媒体形式。三是每季度向社会公布,并做好舆情监测,公布相应评估等工作。(六)探索扶持医保协议服务专业化诊疗中心和专科诊室发展。创新目标:加大诊疗中心的扶持力度,着力引进国内优质医疗资源,推动精准医疗、精准保障发展,柔性引进国内高水平专家,探索医疗保险向专家团队支付的有效途径。工作措施:一是整合市场资源,推动诊疗中心建设发展。二是加大诊疗中心的扶持力度,促进医保协议服务诊疗中心发展。三是扶持建立高水平专家诊室。四是转变以药养医的传统模式,探索向医疗专家团队购买医疗服务的有效途径,提升我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七)建设糖尿病诊断治疗中心。创新目标:依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通过糖尿病诊断中心建设,实现在精准治疗基础之上的医保精准支付,提高糖尿病健康管理效果。工作措施:一是以门诊统筹与门诊大病定点管理机制为切入点,探索将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机结合的慢病管理保障及激励机制。二是依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糖尿病进行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提高干预效果。三是探索建立以大数据、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撑的糖尿病慢病管理平台。四是引导医药企业等社会资源参与健康与慢病管理,降低慢病治疗及干预成本。五是完善相关流行病学和专业数据,评价糖尿病慢病管理工作投入产出和卫生经济学效果。(八)建设恶性肿瘤日间化疗中心。创新目标:降低恶性肿瘤患者负担,规范肿瘤诊治行为,促进合理诊断、治疗和用药,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益。工作措施:通过制定药品采购方案,发挥量价谈判的优势,实施药品集中采购,有效减低药品费用,促进低价药临床的合理应用。制定药房托管的具体实施方案,真正落实医药分离;同时,通过谈判确定医疗服务检查检验等收费价格,有效补偿医疗机构成本,促进医护人员绩效与药品等收入脱钩。(九)建立掌上稽查平台项目。创新目标:建设掌上稽查平台,实现社保稽查、医保住院医疗行为的稽查和医保社区医疗行为的稽查等功能。工作措施:一是下发《关于加强医保定点医院科室床位数据备案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定点医院医保联网结算行为,为掌上稽查平台项目建立真实的基础信息。二是研究掌上稽查项目有关事宜,及时提报掌上稽查项目的业务需求,确保平台系统按计划着手开发。三是配备相关智能终端设备,为平台项目筹备硬件设施。四是组织专人对平台进行测试和试用。(十)创新医保异地医疗费用审核报销模式。创新目标:降低参保人异地医疗费负担,缩短异地医疗费报销时间。措施步骤:一是对近年医保异地医疗各类情况及结算情况进行调研和数据统计。二是对异地医疗费审核结算方式改革进行可行性分析。三是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异地医疗费审核结算管理办法方案,经逐级研究同意后形成文件。四是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程序设计和制作,实施异地医疗费审核结算新办法。(十一)创新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模式。创新目标:完善我市社会医疗保险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书内容,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协议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协议的管理抓手作用。措施步骤:一是学习调研外地关于定点医院协议管理的好办法。二是根据医保管理要求对定点医院医疗服务协议内容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三是征求定点医疗机构对协议文本的意见。四是逐级研究同意后形成正式文本。五是与全市定点医院签订新版医疗服务协议,依据协议对定点医院进行日常管理。(十二)H型高血压慢病管理项目。创新目标:依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通过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对高血压进行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提高干预效果,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工作措施:一是探索将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机结合的慢病管理保障及激励机制。二是依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高血压进行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提高干预效果,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三是探索建立以大数据、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撑的高血压慢病管理平台。四是引导医药企业等社会资源参与健康与慢病管理,降低慢病治疗及干预成本。五是完善相关流行病学和专业数据,评价高血压慢病管理工作投入产出和卫生经济学效果。(十三)研究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政策。创新目标:根据国家、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充分考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殊性、合作社成员持续缴费能力,兼顾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平稳运行等因素,确定切实可行、适当优惠的政策框架,搭建开放、灵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保平台。措施步骤:一是开展调研。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调查表。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状况、成员收入、参保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二、研究出台政策。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和调查表汇总分析情况,提出政策设计方案,充分评估政策风险,在向各区市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方案,完成出台政策。三是贯彻落实。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组织成员选择缴费险种、标准,与参保成员签订相关协议。组织各农村经济组织到所在区、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全力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办服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市劳动保障监察局 全面实行劳动保障书面审查网上申报审查工作机制。创新目标:提升工作效率和审查质量,全年审查用人单位5.4万户,网上书面审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将审查时间从往年的8个月压缩至4个月,信息准确率达到90%以上。措施步骤:一是立项研发。论证网上申报审核的可行性,研发完善网上申报审核系统,培训有关操作人员,部署全年书面审查工作,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二是网上申报审查。用人单位通过网上申报系统提报劳动用工资料,劳动保障监察员通过审核系统比对分析数据,核实用人单位申报信息真实性,审查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三是书面资料现场审查。对未通过网上审查的用人单位进行书面资料现场审查。四是总结整改。督促审查中发现存在违法问题的用人单位进行整改,总结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中的经验做法。
  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一)青岛市人才交流服务标准化试点。创新目标:全力打造国家首部人才交流服务标准化体系,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凝聚天下英才,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人力红利"转为"人才红利"。工作措施:一是将"标准化+人才交流服务"纳入"青岛市标准化+行动计划",助推标准化事业全面发展。二是成立人才交流服务地方标准委员会或分标会,组建专家组,多方位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三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体系推广,组织各区(市)、功能区人才服务从业人员开展标准化培训,扩大标准实施覆盖面。四是根据体系在全市运行情况,进一步修订标准体系,力争在年底前完成终期验收工作。(二)设立国内人才引进工作站。创新目标:在国内重点城市设立人才引进工作站,探索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创新型引才机制,宣传推介我市引才政策和创业创新环境,推动高层次人才和项目落地。工作措施:一是通过当地猎头公司"挖才"。在当地选择1-2家知名猎头公司,工作站与其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双方职责与义务。猎头公司按工作站提供的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寻访人才,按照相应激励政策领取奖励资金。二是与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纳才"。工作站与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就业或校友工作部门合作,我市根据需要将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提供至工作站,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人员负责高层次人才寻访和引荐工作。三是社会中介机及个人的引才奖励标准,按照修订后的《青岛市鼓励中介机构和个人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细则》执行。(三)建设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新目标: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面向全市、辐射山东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的区域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工作措施: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供综合全面的人力资源服务,使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区,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在产业集聚的同时,助推入驻企业发展,为区域提供强用力的人才支撑,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经济,促进服务业结构调整升级。(四)设立海洋人才新三板创业商学院。创新目标:以政府公共资源为引导,充分发挥社会第三方机构的专业资源优势,为涉海涉蓝创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咨询+商学+资本"的全方位服务,引导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实现蓝区创新创业产业化发展目标。措施步骤:一是与社会第三方机构商洽合作内容,拟定项目策划方案,签订共建协议。二是完善课程设置和运营模式,制定首期班次计划。三是面向蓝区创新创业企业启动招生活动,并组织首期班次开班仪式。四是投融资平台跟进,筛选优秀创业企业开展新三板上市保荐和资本跟投。
  市就业服务中心 实施"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模式。创新目标:以信息惠民为出发点,以智能管理服务为重点,以数据监测分析为支撑,实现简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满足公众多元化的民生需求。整合各系统信息资源,形成就业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全面动态掌握就业创业发展态势,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工作措施:一是打造网上经办平台。与工商、公安、民政等部门实施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减少单位和个人资质信息提报材料,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服务体系,逐步将所有就业创业业务纳入互联网办理,探索推行电子签章在就业登记等业务中的试点应用,优化网上预约、受理、审核等办理流程,实现全过程线上办理、一次性即时线下办结。二是打造电子档案平台。采用电子高拍仪等技术手段实现单位、个人证件信息和业务材料数字化存储,建立"证件电子库"和"业务电子库",通过核验存储信息代替群众提供证明,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有效减轻群众办事负担。三是打造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实现全市就业形势分析预测、失业预警监测以及绩效评估。
  市人事考试中心 开发人事考试考务管理信息系统。创新目标:加强人事考试信息化建设,推进人事考试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考务资源互通共享,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措施步骤:一是起草人事考试考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可行性报告。二是草拟人事考试考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计划方案。三是成立考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小组,明确任务职责。四是确立开发项目及项目要求、实现目标。五是确定先行开发项目,实现部分项目测试使用。六是反馈测试结果,强化运用,完成考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信息中心 (一)人社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创新目标:探索建立人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绘制单位和个人多维度、多线条的动态"信用画像",生成包括身份特质、履约能力(小额贷款、社保缴存)、劳动关系(欠薪纠纷)、基金监督(医疗欺诈、冒领待遇)等人社领域的单位和个人信用报告。通过授权适度开放,提供给政府部门、银行、保险、及其他行业,开展个人、单位行为信用评价,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措施:一是深入调研,探索建立人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多维度、多线条的体系标准。二是通过对人社海量历史数据的对比分析,结合公安、工商、民政、卫生、公积金等外部数据,建立起动态的单位和个人的"信用画像"模型,形成人社领域的单位和个人信用报告。三是通过单位和个人的信用报告,促进对单位和个人的重点监督跟踪服务,强化监督治理能力。四是向社会和政府机构有限开放单位和个人信用报告,融入社会整体信用评价体系。(二)"智慧人社"单位版APP建设。创新目标:实现用人单位"随时随地"在手机上办理就业、社保等各项人社业务,为全市单位提供贴身式、便捷式"专属"服务,实现业务经办、消息推送、信息查询、政策咨询等四大功能。措施步骤:一是广泛调研各类企业需求,形成需求调研报告,纳入到移动平台建设范围。二是制定"智慧人社"移动服务管理制度,规范全局智能手机APP的建设标准和内容。三是设计研发用人单位"专属"线上APP,与网上申报、业务大厅等服务手段实现渠道融合、业务协同。四是建立"智慧人社"(单位版)用户管理体系,全面保证信息安全。五是开展测试运行,组织小规模范围内的公开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等,并不断完善系统。六是按照"成熟一个,运行一个"策略,把就业服务、社保服务、政策服务等单位关切的功能率先推向社会。
  市劳动保障技工学校 政府和机构共同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购买商业综合保险。创新目标:由政府与机构共同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购买商业综合保险,有效降低我市家庭服务机构的经营风险,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利益。工作措施:一是通过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青岛家庭服务网、微信、报纸等多个渠道对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商业综合保险政策进行宣传,让我市家庭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了解政策。二是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确定两家以上(含两家)保险机构进行合作,期限一般为三年,家庭服务机构每年可以任选一家投保。三是对12333家政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进行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商业综合保险政策专题培训;组织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商业综合保险政策专题培训班,对各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家庭服务业经办人员、各家庭服务机构负责人、业务骨干进行政策培训。
  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在区市试点推广职业技能鉴定理论无纸化考试。创新目标:开发理论远程鉴定机考系统,选取3-4个区市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理论无纸化远程考试试点工作,实现理论考试自动下载试卷、自动评分、当场显示成绩、成绩自动回传等功能。工作措施:一是完成理论无纸化远程鉴定系统开发设计工作,与部分区市对接机房配置等,确定试点区市。二是选取部分专业进行试点,做好指导工作。拟定应急预案,确保系统运行安全。三是根据试运行情况对理论无纸化远程鉴定系统进行修订完善,并在试点区市全面推开。四是根据运行情况,组织专家对系统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步在全市推广奠定基础。
  外企服务中心 加强外国人、台港澳人员就业平台建设,实现网上深度办理。创新目标:推进"互联网+审批"政务服务新模式,行政许可审批推行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双轨制服务,推行全流程网上深度办理。工作措施:一是公开行政审批及相关服务事项的名称、设立依据等信息,方便申请人查询。二是工作调研。通过走访企业、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为平台建设提供可靠依据。三是与软件开发人员沟通。与系统开发人员就创新工作的功能开发进行沟通对接,完善设计。四是对新设计的功能进行检查验证、修改、补充,保证创新工作的按时完成。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关于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工作的通知 发改高技[2021] 2021/4/7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桂财企[2012]15 2012/11/19
2023年延续优化创新实施的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2023/5/26
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发[2015]32号 2015/6/11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大力推广支持创新相 辽政办发[2018] 2018/6/11
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 财预[2022]139号 2022/10/27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贯彻省委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决定 浙国税所[2008] 2008/3/21
重庆市地方税务局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 渝地税发[2006] 200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