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财经相关法律法规 > 建设管理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衢州市区城中村改造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的若干意见
发文文号: 衢政发[2014]55号
发文部门: 衢州市人民政府
发文时间: 2014-12-8
实施时间: 2014-12-8
法规类型: 建设管理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衢州
阅读人次: 4635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柯城区、衢江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经研究,现就进一步推进衢州市区城中村改造、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的目标,按照“控制为先、堵疏并举、统分结合、公平公正、市场运作”的原则,以有利于农民市民化,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为方向,严格规划管控,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国资运营,落实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步伐,实现人口集聚、土地集约和资金节约,促进由土地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变,实现城市功能、人居环境、生活质量、城市形象的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分结合、强化管控的原则。在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机制的基础上,强化市级层面规划管控,整合配置各类资源,以区块为单位,科学制定年度改造计划和实施方案,分主体落实责任、分主体组织实施、分主体筹集建设资金,连片整体推进市区城中村改造。
  (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用好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两个工具,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需求,确保城中村改造工作规范运作、高效推进。
  (三)坚持配套改革、同步推进的原则。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同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处置、农民身份转换、就业和保障制度转轨、村(居)管理体制等配套改革。
  三、强化管控,完善城中村改造运行机制
  (一)强化规划管控。以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衢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市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大区块规划设计为基础,强化规划整体管控,在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一律取消农民自建房和迁建安置,全面实行产权调换安置、“房票”安置、货币补偿安置。强化规划布局管控,由市规划局根据市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大区块规划设计,编制市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明确农民公寓小区的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改造范围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整合城中村周边土地资源,鼓励连村连片整体改造。强化规划设计管控,进一步提高农民公寓小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二)明确责任主体。在市级层面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机制的前提下,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由柯城区、衢江区政府,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作为城中村改造的责任主体,负责本区域内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处理、资金平衡等工作。
  (三)规范运营机制。建立健全城中村改造连片征迁和房地产出让的统筹协调机制,积极探索推行市场化安置方式和安置房市场化建设机制。以房地产项目建设为依托,科学安排时序,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农民公寓小区建设,促进城市紧凑、集聚发展。
  (四)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各责任主体要按照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置实施“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一律取消农民自建房和迁建安置”政策后的相关遗留问题。政策实施前已实施的集体土地征迁项目,按原政策规定执行,并实行倒逼机制,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征迁工作的项目,取消享受原政策规定;新启动实施的集体土地征迁项目,一律取消迁建安置,实行产权调换安置,鼓励实行“房票”安置。政策实施前已审批的农民建房项目,予以分类妥善处置。
  四、强化政策保障,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
  (一)完善政策体系。调整完善衢州市区城中村搬迁改造实施办法(具体实施办法附后),同时制订和完善“村改居”、农民建房管理、社会保障、安置房建设管理和“房票”安置等配套政策,着力构筑统一、系统、规范的城中村改造管理政策体系,相关配套政策分别另行制订。城中村改造工作必须按统一的政策执行,严禁擅自突破政策标准。
  (二)完善保障制度。重点完善“医疗、养老、就业、低保”四条基本保障线,逐步推进原村民与城市居民的保障一体化。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提高被征地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服务业,为城中村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强城中村社区建设,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教育、服务等,促进城中村居民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三)完善改造补助政策。城中村改造项目范围内经改造盘活的可出让土地,全部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土地出让后收入在扣除必要的税费后按一定比例补助给各责任主体。涉及市政府负责供地的,具体补助比例,按“一项目一政策”的原则,提交市区规划土地联席会议研究确定。
  五、加强领导,合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城中村改造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政府成立衢州市区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性政策和工作计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负责落实城中村改造工作计划、政策宣传、监督检查和考核奖励,牵头协调城中村改造中需报各有关部门审批的相关手续办理等具体工作。柯城区、衢江区政府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要成立相应的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领导。市级各有关单位要大力支持,高效服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管理,强化考核。进一步加强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的规划管理、政策管理、建设管理、资金管理,柯城区、衢江区政府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要依据本意见,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市政府建立市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考核机制,加强对柯城区、衢江区政府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以及市级有关部门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具体考核办法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行制定。
  (三)加强宣传,确保稳定。要加强政策宣传教育,重视正面引导,及时总结城中村改造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要做深、做细、做实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城中村改造工作顺利实施,确保社会稳定。
  附件:衢州市区城中村搬迁改造实施办法
  衢州市人民政府
  2014年12月8日
  附件
  衢州市区城中村搬迁改造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衢州市区城中村搬迁改造(以下称城中村改造)依法、健康、有序地进行,促进城市功能区块建设和转型升级,实现市区改造建设的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衢州市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经市政府批准,因实施城中村改造征收集体土地而拆除房屋及其附属物的补偿、安置等事宜,适用本办法;在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其他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适用本办法规定的政策。
  第三条 柯城区、衢江区政府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为本区域内城中村改造建设的责任主体,分别负责本区域内城中村改造的实施工作。具体承担改造计划和改造方案制定、项目前期、土地及房屋征收安置组织协调、安置房落实、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管线迁移、地块管理、社会稳定等工作,履行改造资金自求平衡的职责。
  市住建、国土、规划、发改、财政、综合执法、人力社保、农业、林业、公安、司法、市场监管、民政、人口计生、环保、监察等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二章 基本条件和实施程序
  第四条 列入城中村改造的行政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农用地基本被征收或规划近期内农用地被基本征收的行政村;
  (三)村两委班子意见统一,同意实施“城中村”改造,并经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通过。
  第五条 实施程序。
  (一)申请。村委会向所在的街道(乡镇)提出改造申请,经街道(乡镇)审查同意后,按行政管辖分别报柯城区、衢江区政府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审核。
  提出城中村改造申请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1.经属地公安派出所或街道(乡镇)审定的村民详细统计资料;
  2.行政村范围内土地总量和现有建、构筑物情况统计资料;
  3.村民代表大会做出的对本村进行城中村改造的决议。
  (二)编制改造计划和专项规划。柯城区、衢江区政府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根据区域内各行政村的申请情况和年度用地计划,编制本行政区域内城中村改造总体计划和分年度计划,合理控制规模。
  对列入改造计划的行政村,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以项目为单位编制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报市规划部门审定。
  (三)编制实施方案。根据改造计划和专项规划,柯城区、衢江区政府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负责编制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材料:
  1.各城中村申请资料,所在街道(乡镇)的审查意见书;
  2.各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范围、性质和投资规模;
  3.城中村改造其他有关要求。
  (四)审查批准。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区域上报的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报市政府批准。
  (五)组织实施。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由柯城区、衢江区政府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负责具体实施。
  第三章 征收管理
  第六条 为确保城中村改造的顺利实施,必须依法征收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并对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予以补偿。
  第七条 经批准进行城中村改造的行政村,由柯城区、衢江区政府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发布《城中村改造告知书》。
  第八条 《城中村改造告知书》发布后,相关部门应在城中村改造范围内依法暂停办理下列事宜,直至改造结束:
  (一)公安部门暂停办理户口迁入、分户手续;
  (二)国土、规划、住建部门暂停办理房屋的买卖、交换、新建、改建、扩建、析产、分割、赠与、租赁、抵押、典当等手续;
  (三)市场监管(工商)部门暂停核发营业执照。
  暂停期间内,因出生、婚嫁和复转退军人、离退休人员、中专以上院校学生以及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教人员回原籍,确需办理户口登记、迁入且符合户籍管理规定的,可办理户口登记、迁入手续。
  第九条 《城中村改造告知书》发布后,城中村改造范围内被征收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所在村(社区)如实申报户籍、家庭常住户口、被征收房屋及其附属物等补偿依据。申报材料如下:
  (一)户口簿;
  (二)《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及其他有效权属证明;
  (三)房屋租赁和抵押典当协议等。
  第十条 《城中村改造告知书》发布后,城中村改造范围内房屋所有人有下列情形的,不作为征收补偿安置的依据:
  (一)户口迁入的(第八条第二款的情形除外);
  (二)房屋买卖、交换、新建、改建、扩建、析产、分割、赠与、租赁、抵押、典当的。
  第十一条 征收面积认定。被征收人的房屋建筑面积和土地使用权面积以被征收人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为依据认定;两证不全或无证的,以建设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面积为依据确认房屋建筑面积、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面积为依据确认土地使用权面积。
  被征收房屋由被征收人提供下列证件或有效凭证:
  (一)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
  (二)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凭证;
  (三)建房批准文件;
  (四)改、扩、新建的批准文件;
  (五)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凭证。
  第十二条 安置人口核定。按被征收户在册农业人口数确定,并按以下情形进行相应增加或核减: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1个安置人口:
  1.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
  2.符合再生育条件且已领取准生证明的;
  3.已婚尚未有子女且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列入安置人口:
  1.原户口在本村的现役军人(不含现役军官);
  2.原户口在本村的在校大、中专学生和在读研究生;
  3.配偶及其22周岁以下子女为非农业户口且未享受房改、政府保障性住房等政策的;
  4.世居在本村的招商户口、土地征收农转非人员,不占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录用编制且未享受房改、政府保障性住房等政策的;
  5.因在户口所在地无人赡养而在本村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房屋所有人夫妻双方父母,且未享受过农村宅基地审批建房的;
  6.依法办理了收养登记的;
  7.原户口在本村的正在服刑人员;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人员。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列入安置人口:
  1.挂靠在本村的外来人员;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录用在编人员;
  3.被征收人的成年子女,在本村(社区)征收区域外另有农村宅基地房屋的;
  4.在国有、集体企业工作已享受房改、政府保障性住房(租住的除外)等政策人员。
  5.其他特殊人员。
  (四)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除公告发布后,自公告之日起至公告规定的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截止之日前出生的人口应当作为安置人员,在此期间死亡的人口不计入安置人口。
  (五)符合分户条件且已办理分户的被征收户,但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证未分立的,按家庭成员中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人均等分计算房屋占地及建筑面积,并实施相应的补偿安置。父母原则上随农业户口子女安置,不得单独立户。
  第十三条 在城中村改造范围内,涉及国有土地房屋征收的,按衢州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政策执行。
  第十四条 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与被征收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就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等事项签订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应当明确补偿形式、补偿金额、安置方式、安置地点、安置面积、搬迁期限、过渡方式、过渡期限和违约责任等。
  第十五条 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后,被征收人或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六条 被征收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提出补偿安置方案,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后实施征收:
  (一)有产权纠纷的;
  (二)产权人下落不明的;
  (三)暂时无法确定产权人的。
  第四章 补偿与安置
  第十七条 城中村改造征收合法住宅房屋,实行产权调换安置、“房票”安置、货币补偿安置。
  产权调换安置是指征收实施单位向被征收人提供公寓式住宅作为产权调换用房,安置被征收人。
  “房票”是用于被征收人在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购买商品住宅结算的特定票据。“房票”安置是指被征收人使用“房票”购买由房地产主管部门监管的商品住宅和市场上的二手房来解决安置住房。“房票”安置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订。
  货币补偿安置是指征收实施单位提供补偿安置资金,由被征收人自行解决安置住房。
  第十八条 被征收人选择产权调换安置的,其补偿安置适用下列规定:
  (一)安置面积。被征收房屋合法住宅建筑只有一层的,按建筑面积1:1.5的比例计算安置面积;被征收房屋合法住宅建筑二层的,按建筑面积1:1.2的比例计算安置面积;被征收房屋合法住宅建筑三层及以上的,按建筑面积1:1的比例计算安置面积。
  被征收人安置面积按户计算人均不足50平方米的,可按人均50平方米最低保障安置面积安置。被征收人在改造范围外另有集体土地住宅房屋的,在计算最低保障安置面积时,应当合并计算其住宅房屋建筑面积。
  (二)结算办法:
  1.被征收房屋价格按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率等因素(以下称重置价格)确定。未建部分面积不计价值,安置面积以内的安置房价格按重置价格确定。
  2.安置房实际面积超过安置面积部分价格,按征收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3.选择产权调换安置的最高建筑面积:按小户(3人以下)不高于270平方米、中户(4-5人)不高于315平方米、大户(6人及以上)不高于375平方米安置,被征收房屋合法住宅建筑面积超过安置房面积部分价格,按征收时重置价格的3倍补偿。
  (三)安置地点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合理安排,土地取得方式为出让。
  第十九条 被征收人选择“房票”安置的,其补偿安置适用下列规定:
  (一)安置面积。被征收房屋合法住宅建筑只有一层的,按建筑面积1:1.5的比例计算安置面积;被征收房屋合法住宅建筑二层的,按建筑面积1:1.2的比例计算安置面积;被征收房屋合法住宅建筑三层及以上的,按建筑面积1:1的比例计算安置面积。
  被征收人安置面积按户计算人均不足50平方米的,可按人均50平方米最低保障安置面积安置。被征收人在改造范围外另有集体土地住宅房屋的,在计算最低保障安置面积时,应当合并计算其住宅房屋建筑面积。
  (二)结算办法:
  1、被征收房屋价格按重置价格确定。未建部分面积不计价值,安置面积以内的安置房价格按“房票”价格确定。
  2、选择“房票”安置的最高建筑面积:按小户(3人以下)不高于270平方米、中户(4-5人)不高于315平方米、大户(6人及以上)不高于375平方米安置,被征收房屋合法建筑面积超过“房票”安置面积部分价格,按征收时重置价格的3倍补偿。
  第二十条 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安置的,其补偿安置适用下列规定:
  (一)被征收房屋面积按合法建筑面积计算;
  (二)被征收房屋价格按征收时重置价格的3倍补偿。
  第二十一条 被征收房屋的阁楼、架空层不作为安置依据,由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按重置价格给予补偿。
  第二十二条 被征收人在征收红线范围内的附属仓库、牛棚、猪舍、室外厕所、门斗等不作为安置依据,由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给予相应补偿。
  第二十三条 被征收房屋装修、其他附属物(构筑物)、临时建筑等补偿标准参照衢州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相关标准执行。
  第二十四条 被征收人在征收红线范围内的违法建筑不作安置,被征收人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自行拆除,不予补偿。
  被征收人已依法取得宅基地建造新房,但未按规定拆除旧房的,该旧房不作为安置依据,并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自行拆除,不予补偿。
  第二十五条 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应当支付被征收人临时周转及搬迁费用。
  (一)临时周转费。被征收人自行解决周转用房的,按被征收房屋合法建筑面积支付不高于6元/月·平方米的临时周转费,每月每户不足400元的,按400元计发。临时周转费自搬迁之月起到被安置后4个月计算。选择产权调换方式且采用多层公寓安置的应在24个月内安置完毕,采用高层公寓安置的应在36个月内安置完毕,超过以上期限未提供安置房的,自逾期之月起加倍支付临时周转费;选择“房票”安置的临时周转费按24个月支付;选择货币补偿安置的临时周转费按12个月支付。
  (二)住宅搬迁费。按每户2000元/次支付。选择产权调换安置或“房票”安置的,被征收人从被征收房屋迁往周转房时应支付搬迁费,从周转房迁往安置房时应再次支付;被征收人从被征收房屋直接迁往安置房、选择货币补偿的,支付一次搬迁费。
  第二十六条 被征收人在规定时间内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的,按被征收房屋的合法建筑面积给予80元/平方米奖励,在规定签约时间开始前签约的再增加40元/平方米奖励;按规定时间搬迁腾空房屋交付拆除的,按被征收房屋的合法建筑面积给予80元/平方米奖励;逾期签订协议、搬迁的,扣减相应奖励;如城中村改造项目(以行政村为单位)涉及的所有被征收户全部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协议并交付拆除的,按被征收房屋的合法建筑面积再给予60元/平方米的奖励。
  第二十七条 征收集体土地非住宅房屋,原则上按征收时重置价格的2倍给予货币补偿。
  征收非住宅房屋涉及的临时周转费、搬迁费、停产停业损失、房屋签约和腾空等补助奖励标准参照衢州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相关标准执行。
  第二十八条 征收出租或出借的住宅用房,对承租人或借用人不予安置和补偿,由产权所有人自行处理租借关系。
  第二十九条 对被征收人予以补偿和安置后,被征收房屋由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统一拆除。
  第三十条 产权调换安置选房方式。原则上按照被征收人协议签订和搬迁腾退的先后顺序选择安置房。
  第三十一条 产权登记。被征收人凭《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及其他材料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证》。
  第三十二条 交易规定。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安置,并在房屋被征收后2年内购买衢州市区商品住宅的,凭《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享受一次免交相当于补偿总额价款部分的房地产契税;被征收人选择产权调换安置或“房票”安置的,对产权调换部分面积或“房票”价值金额,享受一次免交房地产契税。今后安置房上市交易,按规定收取相关交易税费。
  第五章 改造资金
  第三十三条 城中村改造资金通过市场运作,滚动开发,自求平衡。
  第三十四条 设立城中村改造土地收益专户。城中村改造项目范围内经改造盘活的可出让土地,全部纳入政府土地储备。改造地块由市政府负责供地的,土地出让后收入由市财政在扣除必要的税费后按一定比例补助给各责任主体,纳入专户管理。具体补助比例,按“一项目一政策”的原则,提交市区规划土地联席会议研究确定。由各责任主体自行供地的,所得收益一并纳入专户,专项用于城中村改造工作,并在本区域内各城中村改造项目之间统筹安排。
  第三十五条 柯城区、衢江区政府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应加强改造资金管理,努力实现本区域内城中村改造资金平衡。
  第三十六条 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涉及的各项行政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除上缴中央、省部分外,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减免。电力、供排水、电信、广电、供气等经营性项目建设费用,按实际成本收取。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被征收人弄虚作假,骗取补偿安置费用的,收回被骗安置资金,并由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移交有关单位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拒绝、阻碍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征收公务的,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住建、国土、规划、综合执法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加强城中村改造中土地利用、征收安置、规划实施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查处违法行为。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市政府建立市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考核机制,加强对柯城区、衢江区政府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具体考核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第四十二条 柯城区、衢江区政府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可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施行前已实施征收的按照原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施行后,市政府原制订出台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表:衢州市区城中村搬迁改造征收集体土地房屋重置价格表

相关附件:
附件.docx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 2024/10/17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三改一拆”三年行动工作 杭政办函[2013] 2013/12/24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意见 济政发[2014]7号 2014/4/8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市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若干意 温政发[2015]43 20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