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市 > 股票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关于就《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发文文号:
发文部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文时间: 2013-12-16
实施时间: 2013-12-16
法规类型: 股票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中国
阅读人次: 3471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为了规范优先股试点的发行和交易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我会起草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于12月27日前以书面或电子方式提交我会。
  联系方式:
  传真:010-88061281
  邮箱:shichangbu@csrc.gov.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9号富凯大厦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
  邮编:100033
  中国证监会
  2013年12月13日
  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优先股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优先股是指依照《公司法》,在一般规定的普通种类股份之外,另行规定的其他种类股份,其股份持有人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但参与公司决策管理等权利受到限制。
  第三条 上市公司可以发行优先股,非上市公众公司可以非公开发行优先股。
  第四条 优先股试点应当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本办法的相关规定,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禁止欺诈、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行为。
  第五条 证券公司及其他证券服务机构参与优先股试点,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遵循行业公认的业务标准和行为规范,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第六条 试点期间不允许发行在股息分配和剩余财产分配上具有不同优先顺序的优先股,但允许发行在其他条 款上具有不同设置的优先股。
  同一公司既发行强制分红优先股,又发行不含强制分红条 款优先股的,不属于发行在股息分配上具有不同优先顺序的优先股。
  第七条 相同条 款的优先股应当具有同等权利。同次发行的相同条 款优先股,每股发行的条件、价格和票面股息率应当相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购的股份,每股应当支付相同价额。
  第二章 优先股股东权利的行使
  第八条 发行优先股的公司除按《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制定章程有关条 款外,还应当按本办法在章程中明确优先股股东的有关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 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股息率分配股息后,有权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的,公司章程应明确优先股股东参与剩余利润分配的比例、条 件等事项。
  第十条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会议应通知优先股股东,并遵循《公司法》通知普通股股东的规定程序。优先股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会议,就以下事项与普通股股东分类表决,其所持每一优先股有一表决权,但公司持有的本公司优先股没有表决权:
  (一)修改公司章程中与优先股相关的内容;
  (二)一次或累计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超过百分之十;
  (三)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
  (四)发行优先股;
  (五)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事项的决议,除须经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之外,还须经出席会议的优先股股东(不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第十一条 公司累计三个会计年度或连续两个会计年度未按约定支付优先股股息的,股东大会批准当年利润分配方案次日起,优先股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与普通股股东共同表决,每股优先股股份享有公司章程规定的一定比例表决权。
  对于股息可累积到下一会计年度的优先股,表决权恢复直至公司全额支付所欠股息。对于股息不可累积的优先股,表决权恢复直至公司全额支付当年股息。公司章程可规定优先股表决权恢复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优先股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三条 发行人回购优先股包括发行人要求赎回优先股和投资者要求回售优先股两种情况,并应在公司章程和招股文件中规定其具体条 件。发行人要求赎回优先股的,必须完全支付所欠股息,但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资本的除外。优先股回购后相应减记发行在外的优先股股份总数。
  第十四条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优先股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优先股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优先股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第十五条 除《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的事项外,计算股东人数和持股比例时应分别计算普通股和优先股。
  第十六条 公司章程中规定优先股采用固定股息率的,可以在优先股存续期内采取相同的固定股息率,或明确每年的固定股息率,各年度的股息率可以不同;公司章程中规定优先股采用浮动股息率的,应当明确优先股存续期内票面股息率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七条 上市公司应当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
  第十八条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健全,能够有效保证公司运行效率、合法合规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当不存在重大缺陷。
  第十九条 上市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应当连续盈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孰低者作为计算依据。
  第二十条 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现金分红情况应当符合公司章程及中国证监会的有关监管规定。
  第二十一条 上市公司报告期财务报表中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不得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等规定。公开发行优先股,报告期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为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非公开发行优先股,报告期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为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审计意见所涉及事项的重大影响应当已经消除。
  第二十二条 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募集资金应有明确用途,与公司业务范围、经营规模相匹配,募集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除金融类企业外,本次募集资金使用项目不得为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等财务性投资,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以买卖有价证券为主要业务的公司。
  第二十三条 上市公司已发行的优先股不得超过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且筹资金额不得超过发行前净资产的百分之五十,已回购、转换的优先股不纳入计算。
  第二十四条 上市公司同一次发行的优先股,条 款应当相同。每次优先股发行完毕前,不得再次发行优先股。
  第二十五条 上市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发行优先股:
  (一)本次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二)最近十二个月内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三)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四)上市公司的权益被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严重损害且尚未消除;
  (五)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违规对外提供担保且尚未解除;
  (六)存在可能严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仲裁、市场重大质疑或其他重大事项;
  (七)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 规定的任职资格;
  (八)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第二节 公开发行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六条 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应当符合以下情形之一:
  (一)其普通股为上证50指数成份股;
  (二)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收购或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
  (三)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的,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或者在回购方案实施完毕后,可公开发行不超过回购减资总额的优先股。
  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开发行优先股后不再符合本条 第(一)项情形的,上市公司仍可实施本次发行。
  第二十七条 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应当不少于优先股一年的股息。
  第二十八条 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应当在公司章程中规定以下事项:
  (一)采取固定股息率;
  (二)在有可分配税后利润的情况下必须向优先股股东分配股息;
  (三)未向优先股股东足额派发股息的差额部分应当累积到下一会计年度;
  (四)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股息率分配股息后,不再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
  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资本的,可就第(二)项和第(三)项事项另行约定。
  第二十九条 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可以向原股东优先配售。
  第三十条 除本办法第二十五条 的规定外,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最近三十六个月内因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 ,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的,不得公开发行优先股。
  第三十一条 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最近十二个月内应当不存在违反向投资者作出的公开承诺的行为。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三十二条 同一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含不同条 款的优先股)每张票面金额应相同。优先股发行价格和票面股息率应当公允、合理,不得损害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法利益,发行价格不得低于优先股票面金额。
  公开发行优先股的价格或票面股息率以市场询价或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公开方式确定。
  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票面股息率不得高于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第三十三条 上市公司发行可以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自发行结束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后方可转换为普通股。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的,还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的其他规定。
  第三十四条 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如设有转换条 款,转换价格应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普通股股票均价和前一交易日的均价;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转换价格应不低于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普通股股票均价。转换价格是指事先约定的优先股转换为每股普通股所支付的价格。
  第三十五条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仅向本办法规定的合格投资者发行,且每次发行对象不得超过二百人。
  发行对象为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还应当符合国务院相关部门的规定。
  第四节 发行程序
  第三十六条 上市公司申请发行优先股,董事会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有关信息披露规定,公开披露本次优先股发行预案,并依法就以下事项作出决议,提请股东大会批准。
  (一)本次优先股的发行方案;
  (二)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且发行对象确定的,上市公司与相应发行对象签订的附条 件生效的优先股认购合同。认购合同应当载明发行对象拟认购优先股的数量、认购价格、票面股息率及其他必要条 款,同时约定本次发行一经上市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批准并经中国证监会核准,该合同即应生效;
  (三)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且发行对象尚未确定的,决议应包括发行对象的范围和资格、定价原则、发行数量或数量区间。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参与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应当由董事会在作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决议时一并确定。
  第三十七条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应当就上市公司本次发行对公司各类股东权益的影响发表专项意见,并与董事会决议一同披露。
  第三十八条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就发行优先股进行审议,应当就下列事项逐项进行表决:
  (一)本次发行优先股的种类和数量;
  (二)发行方式、发行对象及向原股东配售的安排;
  (三)票面金额、发行价格或定价区间及其确定原则;
  (四)优先股股东参与分配利润的方式,包括:票面股息率及其确定原则、股息发放的条件、股息支付方式、股息是否累积、是否可以参与剩余利润分配等,涉及财务数据或财务指标的,应注明相关报表口径;
  (五)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的条 款,包括转换条件、转换价格或转换比例及其确定原则、转换选择权的行使主体等(如有);
  (六)回购条 款,包括回购的条件、期间、价格及其确定原则、回购选择权的行使主体等(如有);
  (七)募集资金用途;
  (八)公司与发行对象签订的附条 件生效的优先股认购合同(如有);
  (九)决议的有效期;
  (十)公司章程关于优先股股东和普通股股东利润分配、剩余财产分配、优先股表决权恢复等相关政策条 款的修订方案;
  (十一)对董事会办理本次发行具体事宜的授权;
  (十二)其他事项。
  上述决议,须经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已发行优先股的,还须经出席会议的优先股股东(不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上市公司向公司特定股东及其关联人发行优先股的,股东大会就发行方案进行表决时,关联股东应当回避。
  第三十九条 上市公司就发行优先股事项召开股东大会,应当提供网络投票,还可以通过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方式为股东参加股东大会提供便利。
  第四十条 上市公司申请发行优先股应当由保荐人保荐并向中国证监会申报,其申请、审核、发行等相关程序参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和《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规定。发审委会议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审核发行申请。
  第四十一条 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可以申请一次核准,分次发行。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公司应在六个月内实施首次发行,剩余数量应当在二十四个月内发行完毕。超过核准文件时限的,须申请中国证监会重新核准。首次发行数量应当不少于总发行数量的百分之五十,剩余各次发行的数量由公司自行确定,每次发行完毕后五个工作日内报中国证监会备案。
  第四章  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
  第四十二条 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应符合下列条 件:
  (一)合法规范经营;
  (二)公司治理机制健全;
  (三)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四十三条 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五条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三条 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 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仅向本办法规定的合格投资者发行,且每次发行对象不得超过二百人。
  第四十五条 非上市公众公司拟发行优先股的,董事会应依法就具体方案、本次发行对公司各类股东权益的影响、发行优先股的目的、募集资金的用途及其他必须明确的事项作出决议,并提请股东大会批准。
  董事会决议确定具体发行对象的,董事会决议应当确定具体的发行对象名称及其认购价格或定价原则、认购数量或者数量区间等;同时应在召开董事会前与相应发行对象签订附条 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合同。董事会决议未确定具体发行对象的,董事会决议应当明确发行对象的范围和资格、定价原则等。
  第四十六条 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东大会就发行优先股进行审议,表决事项参照本办法第三十八条 执行。发行优先股决议,须经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已发行优先股的,还须经出席会议的优先股股东(不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非上市公众公司向公司特定股东及其关联人发行优先股的,股东大会就发行方案进行表决时,关联股东应当回避,公司普通股股东人数少于二百人的除外。
  第四十七条 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优先股的申请、审核(豁免)、发行等相关程序应按照《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交易转让及登记结算
  第四十八条 优先股发行后可以申请上市交易或转让,不设限售期。
  公开发行的优先股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优先股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转让,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的优先股可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转让范围仅限合格投资者。交易或转让的具体办法由证券交易所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另行制定。
  第四十九条 优先股交易或转让环节的投资者适当性标准应当与发行环节保持一致;同次非公开发行的优先股经交易或转让后,投资者不得超过二百人。
  第五十条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为优先股提供登记、存管、清算、交收等服务。
  第六章  信息披露
  第五十一条 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有关信息披露规则编制募集优先股说明书或其他信息披露文件,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相关信息披露程序和要求参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及有关监管指引的规定。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信息披露程序和要求参照《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及有关监管指引的规定。
  第五十二条 发行优先股的公司披露定期报告时,应当以专门章 节披露已发行优先股情况、持有公司优先股股份最多的前十名股东的名单和持股数额、优先股股东的利润分配情况、优先股的回购与转换情况、优先股股东表决权恢复及行使情况、优先股会计处理情况及其他与优先股有关的情况,具体内容与格式由中国证监会规定。
  第五十三条 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发生表决权恢复、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回购普通股等事项,以及其他可能对其普通股或优先股交易或转让价格产生较大影响事项的,上市公司应当按照《证券法》第六十七条 以及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履行临时报告、公告等信息披露义务。
  第五十四条 发行优先股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按照《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及有关监管指引的规定履行日常信息披露义务。
  第七章  回购与并购重组
  第五十五条 上市公司可以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向公司特定股东回购普通股。上市公司回购普通股的价格应当公允、合理,不得损害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法利益。
  第五十六条 上市公司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公开发行优先股的,以及以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为支付手段向公司特定股东回购普通股的,除应当符合优先股发行条 件和程序,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上市公司回购普通股应当由董事会依法作出决议并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二)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就回购普通股作出的决议,应当包括下列事项:回购普通股的价格区间,回购普通股的数量和比例,回购普通股的期限,决议的有效期,对董事会办理本次回购股份事宜的具体授权,其他相关事项。以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的,应当包括拟用于支付的优先股总金额以及支付比例;回购方案实施完毕之日起一年内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应当包括回购的资金总额以及资金来源;
  (三)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就回购普通股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四)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大会作出回购普通股决议后的次日公告该决议;
  (五)依法通知债权人;
  本办法未做规定的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有关上市公司回购的其他规定。
  第五十七条 上市公司收购要约适用于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但可以针对优先股股东和普通股股东提出不同的收购条 件。
  第五十八条 上市公司可以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条 件发行优先股购买资产,同时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十六条 至第三十九条 的规定,依法披露有关信息、履行相应程序。
  第五十九条 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购买资产的,可以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第六十条 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优先股的方案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有关重大资产重组的规定。
  第八章  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
  第六十一条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相关市场中介机构及责任人员,以及优先股试点的其他市场参与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 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违反本办法规定,存在未按规定制定有关章程条 款、不按照约定召集股东大会恢复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等损害优先股股东和中小股东权益等行为的,中国证监会应当责令改正,对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和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行政监管措施以及警告、三万元以下罚款等行政处罚。
  第六十三条 上市公司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 第二款规定的,中国证监会可以责令改正,并在36个月内不受理该公司的公开发行证券申请。
  第六十四条 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向本办法规定的合格投资者以外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中国证监会应当责令改正,并可以自确认之日起在三十六个月内不受理其申请。
  第六十五条 承销机构在承销非公开发行的优先股时,将优先股配售给不符合本办法合格投资者规定的对象的,中国证监会可以责令改正,并在三十六个月内不接受其参与证券承销。
  第九章  附则
  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合格投资者包括:
  (一)经有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二)上述金融机构面向投资者发行的理财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投连险产品、基金产品、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等;
  (三)实收资本或实收股本总额不低于人民币五百万元的企业法人;
  (四)实缴出资总额不低于人民币五百万元的合伙企业;
  (五)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符合国务院相关部门规定的境外战略投资者;
  (六)名下各类证券账户、资金账户、资产管理账户的资产总额不低于人民币五百万元的个人投资者,发行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配偶除外;
  (七)经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合格投资者。
  第六十七条 非上市公众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并同时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其优先股的发行与信息披露应符合本办法中关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有关规定。
  第六十八条 注册在境内的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外发行优先股,应当符合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有关规定。
  注册在境内的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内发行优先股,参照执行本办法关于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优先股的规定,以及《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其优先股可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转让。
  第六十九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含义如下:
  (一)强制分红:公司在有可分配税后利润的情况下必须向优先股股东分配股息;
  (二)可分配税后利润:发行人股东依法享有的未分配利润;
  (三)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证监会公告[2010]2号)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四)上证50指数: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上证50指数。
  第七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规定,证监会起草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原则
  《办法》起草过程中坚持了三项原则:一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充分考虑普通股和优先股两类股东权益的平衡;二是坚持市场化原则,在制度设计上预留空间以满足不同发行人和投资者的需求;三是坚持平稳起步原则,从信息披露较充分、公司治理较完善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开始试点。
  二、主要内容
  《办法》包括总则、优先股股东权利的行使、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交易转让及登记结算、信息披露、回购与并购重组、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附则等九章 ,一共70条 。
  (一)总则。规定了《办法》的立法目的,引用了《指导意见》中对优先股所做的定义,明确了可以发行优先股的主体范围,规定了试点的依据和试点应当遵循的原则,对中介机构参与优先股试点提出要求,明确优先股股息分配顺序,强调相同条 款优先股具有相同的权利。
  (二)优先股股东权利的行使。该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公司章程对于优先股股东参与剩余利润分配的应当明确规定的内容,优先股股东享有表决权的特定事项及相关程序,优先股股东恢复表决权的情形及时点,优先股股东的查阅权,优先股回购的两种情形,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优先股的管理要求,计算持股比例的基本原则,如何规定固定股息率和浮动股息率。
  (三)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该部分一共四节,分别为一般规定、公开发行的特别规定、其他规定、发行程序。
  1.一般规定。《办法》从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盈利能力、会计处理及审计、募集资金用途、发行规模限制等方面对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的条 件作出一般规定,同时规定了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不能出现的负面情形。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出现变相公开发行的情况,《办法》要求同次发行的优先股条 款相同;每次优先股发行完毕前,不得再次发行优先股。
  2.公开发行的特别规定。根据《指导意见》的授权,《办法》明确了公开发行的主体范围,即上证50指数成份股公司,或者是以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收购或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以及回购普通股的上市公司。同时,《办法》对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其他条 件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可分配利润情况、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必备条 款、上市公司不能出现的负面情形、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履行承诺的情况。
  3.其他规定。主要规定了优先股的定价原则和方式、优先股转换的期限和价格限制,非公开发行的对象和人数。一是定价方面,要求同一公司发行的优先股面值相同,以避免出现不同面值的优先股恢复表决权时可能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在对优先股定价提出原则性要求的同时,要求公开发行的优先股以市场询价或其他公开方式确定价格或票面股息率,要求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票面股息率不得高于最近2个会计年度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以防止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二是对优先股转换期下限作出规定,主要是防止发行人通过转换条 款规避普通股公开发行的条 件,形成监管套利。三是对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的最低价格作出规定。《办法》参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条 款,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其转换为普通股的转换价格应不低于招股说明书公开日前20个交易日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和前1个交易日的均价。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转换价格应不低于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普通股股票均价。四是适当放宽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对象的数量限制,单次非公开发行的对象数量执行《证券法》关于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00人的规定,不受《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非公发对象不超过10名的限制。
  4.发行程序。《办法》对公司发行优先股的决议内容及程序按照优先股的特点进行了具体规定,明确了优先股发行申报、审核程序与现行规定的衔接,建立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储架发行制度。为了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办法》不仅要求独立董事对发行优先股发表专项意见,还规定上市公司向公司特定股东及其关联人发行优先股的,关联股东应当回避表决,避免利益输送。
  (四)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优先股的条 件和程序主要参考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有关规定,并针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特点进行简化。同时建立了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制度相协调的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制度,即非公开发行对象应属于《办法》规定的合格投资者,每次发行对象累计不超过200人,不适用《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36条 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人数限制规定。
  (五)交易转让及登记结算。一是进行分类管理,《办法》规定公开发行的优先股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优先股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转让,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的优先股可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转让范围仅限合格投资者。二是优先股交易或转让环节的投资者适当性标准应当与发行环节保持一致,同次非公开发行的优先股经交易或转让后不得超过200人。三是优先股的登记、存管、清算、交收服务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提供。
  (六)信息披露。该部分规定了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明确上市公司在发行阶段的信息披露义务,在定期报告中的专门说明义务以及临时报告、公告义务。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的信息披露及公司日常信息披露要求按照《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及有关监管指引的规定执行。
  (七)回购与并购重组。该部分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上市公司可以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为支付手段,向公司特定股东回购普通股。二是规定了上市公司回购普通股发行优先股除应当符合优先股发行条 件和程序外,还应当针对回购事项履行董事会决议、股东大会决议、公告、通知债权人等程序。三是投资者收购上市公司时,收购要约适用于被收购公司的普通股股东和优先股股东,但可以针对优先股股东和普通股股东提出不同的收购条 件。四是规定了上市公司可以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条 件发行优先股购买资产,并执行本办法规定的董事会决议、独立董事发表意见、股东大会决议、网络投票等程序规定。五是明确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购买资产的,可以同时募集配套资金。六是对非上市公众公司优先股发行方案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时需要符合的规定作出原则要求。
  (八)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办法》从四个方面规定了优先股试点相关的监管措施及法律责任适用。一是概括规定了各市场主体违反本办法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规定参与试点的相关主体违反《办法》的,依照《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规定了未按规定制定章程,或章程规定事项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时,相关主体应当受到的处罚措施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三是规定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违反募集资金用途的,将按照现有的监管规定处理。四是参考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普通股的有关规定,对于向不符合条 件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的,我会将对发行人和承销机构采取监管措施。
  (九)附则。一是明确了合格投资者的具体范围,为公司确定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对象范围提供了依据。其中,为避免利益输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将发行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配偶排除在非公开发行的合格投资者范围之外。二是规定了非上市公众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同时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基本要求。三是明确了注册在境内的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内和境外发行优先股需遵守的有关规定。四是对《办法》采用的“强制分红”、“可分配税后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上证50指数”的定义作出说明。五是规定了《办法》的生效时间。

相关附件:
附件1:《优先股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doc    
附件2:《优先股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doc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7号--定向发行优 中国证券监督管 2014/9/19
关于修改《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优先股业务指引第1号 股转系统公告[2 2020/11/6
关于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优先股 北证公告[2023] 2023/2/17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51号-北京证 中国证券监督管 2021/11/15
关于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优先股业务指南第1号 股转系统公告[2 2015/9/21
深圳证券交易所优先股试点业务实施细则 深证上[2014]20 2014/6/12
关于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优先股 北证公告[2021] 2021/11/15
关于做好优先股转让业务技术准备的通知 股转系统函[201 2015/9/23
关于启用优先股业务相关代码段的通知 2014/9/30
关于发布《优先股投资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的通知 深证会[2014]12 20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