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规 最新法规 点击最多  失效法规 资料下载 法规解读 下载绿色版 法规搜索
 法规分类
    Loading...
 热点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
CPA考试法规汇编(2015)
IPO相关法规
电子商务法规汇编(2014)
二手房买卖
公司法及司法解释汇编(2015)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法规汇编(2015)
借款担保法规专辑(2014)
境外上市相关法规
民间资本法规专辑(2014)
上海自贸区政策汇编(2014)
外汇管理法规(2014)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征收拆迁补偿法规专辑(2014)
 
   首页 > 会计法规 > 财会行政管理 > 其他行政法规 >
法规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发文标题: 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发文文号: 晋财会[2011]21号
发文部门: 山西省财政厅
发文时间: 2011-11-2
实施时间: 2011-11-2
法规类型: 其他行政法规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山西
阅读人次: 2587
评论人次: 0
页面功能:
  • 加入收藏
  • 关闭
发文内容:
各市财政局,省直各部门,省直管单位:
  根据财政部有关精神和我省实际情况,我厅制定了《山西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附件:
  山西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制定并实施好《山西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于明确我省会计工作目标、引导会计主体行为、加快会计改革步伐,推动会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实现会计工作的法制化、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国际化,进一步发挥会计工作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的会计管理工作以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和《山西省会计管理条例》为指导,紧紧围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服务社会公众,有效实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会计队伍素质提升和会计中介机构培育工程,着力推动会计工作法制化、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企业会计准则稳步实施
  2007年,山西省财政厅在对全省1269户省市两级国资委监管的企业和8857户纳入财政统计口径的企业进行摸底测算的基础上,制定了省市两级国资委监管企业2008年执行、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2009年执行的“两步走”战略,成为全国率先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省份。为确保“两步走”战略的顺利实施,成立了山西省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工作组,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方案,部署了年报披露监管的重点内容,建立了迅捷高效的问题预警、反应及处理机制和会计准则实施情况模拟测试机制,2006-2008年连续三年对全省财政部门相关人员、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2008-2010年连续三年采取“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工作方式及时跟进和督导上市公司年报编制工作。2008年,还帮助山西焦煤集团、省地方电力公司等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在新准则框架下制定了适合本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的会计核算办法。2010年,对全省所有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进行了调研和“一法一例”执行情况检查,进一步促进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更好地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目前,全省除上市公司外,已有363户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占非上市大中型企业498户的73%。企业会计准则的稳步实施,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了会计信息使用价值。
  (二)会计管理信息化全面实现
  一是实现了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2007年,初级会计电算化网络考试系统投入使用。2008年,中级会计电算化局域网考试系统投入试用。2009年4月,会计法规和职业道德及会计基础知识两门考试首次无纸化考试在太原、临汾两市成功运行,11月份,推广到了全省。二是建立了两年一届主题为“普及会计电算化知识、提高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山西省会计电算化应用技能大赛制度。2007年10月,全省首届会计电算化应用技能大赛在太原举办,20支代表队、100名选手参加了决赛,15所院校2100余名财会专业学进行了观摩。2009年,全省第二届会计电算化应用技能大赛竞赛内容和规模进一步扩大,竞赛单元扩展到企业竞赛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竞赛两个单元,竞赛队伍扩大到30支,参赛人员增加至150名。三是实现了全省会计管理信息化。2010年7月,具有动态性、先进性、安全性、可扩展性、易操作性等特点,涵盖了报名管理、考务管理、档案管理、继续教育、万能查询、系统维护等模块的《山西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成功运行,标志着全省会计管理全面步入信息化时代。
  (三)会计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十一五”时期,通过规范考试、评选表彰和引申继续教育,一支数量较为充足、结构较为合理、经验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基本能够满足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会计人员队伍正在形成,为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会计人才基础。五年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累计参考人员24万人次,合格人员近14万人;会计电算化考试累计参考人员15万人次,合格人员近12万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累计报考人员16万人次,合格人员2万人;高级会计师考评通过人员795人;向财政部推荐会计领军人才69人次,有3人被确定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共评选出329名全省先进会计工作者。同时,打造了省财政厅中级财会人员培训和省会计学会高级会计人员培训两大品牌。2010年末,全省共有会计人员36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到65.76%;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分别占到14.67%、10.20%和1.18%;中青年会计人员占到全部从业人员的90%。
  (四)中介机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十一五”期间,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严格监管”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全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0〕22号)文件精神,加大了行业监管力度,实行了“申请人现场签字制度”、“法人谈话签字备案制度”和“双约谈话制度”,率先于2010年在全国推行了医院、高校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促进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十一五”末,全省会计师事务所达到282家,新增注册会计师587人,执业注册会计师3139人,非执业会员达到2000多人,业务收入超过5.3亿元,年均增长15.3%;资产评估机构达到121家,新增注册资产评估师374人,注册资产评估师达到1110人,业务收入1.55亿元,年均增长24.9%,行业规模稳步扩大。共处罚会计师事务所152户(次)、注册会计师375人次,提高了社会公信力。
  (五)学术研究活动蓬勃开展
  省会计学会、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省总会计师协会和财经类院校等机构,牢牢把握国内外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始终坚持前瞻性与务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山西的现实需求,大力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十一五”时期,共完成山西票号会计研究、山西煤炭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山西中小企业融资及财务管理研究等课题近20项;召开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人才培养、会计诚信建设等专题研讨会7次;征集评比会计类学术论文400余篇。产生了一批研究范围具有针对性、研究内容具有创新性、研究结论具有实用性的学术成果。为完善我省的会计学术研究机制,培育我省的会计理论研究队伍,指导我省的会计实务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二五”期间,既是加快我省会计改革的关键时期,更是推动我省会计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未来的会计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多数国家已经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金融市场渐趋稳定,国际贸易企稳向好,全球经济呈现出恢复性增长趋势。从国内经济形势看,基础设施投资效应正在放大,出口萎缩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开始显现,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经济增长势头持续强劲。从我省情况看,2010年12月1日被批准为“国家资源性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省未来五年面临的依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会计改革和发展的环境。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我们既要看到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增强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又要看到并有效防范各种不利因素,增强忧患意识和改革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准确判断国内外会计发展趋势,科学把握会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开创我省会计事业的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我省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国家资源性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深刻把握国内外会计发展规律,以更好的服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扩大山西会计国内影响为着力点,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现全省会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会计管理体系、会计核算体系、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会计监督体系和会计理论体系。具体目标:
  ——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并用,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发挥地方、部门、基层单位和会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会计管理体系,实现会计管理工作法制化。
  ——健全适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需要,有助于降低会计信息提供成本,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会计报告体系,实现会计信息化。
  ——健全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制度,扩大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范围,提升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提高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质量,实现会计信息的标准化。
  ——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有助于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实现内部控制系统化。
  ——健全适应“国家资源性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和中介行业发展方向,能够持续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和诚信度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行业管理体系,实现会计中介机构市场化。
  ——健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政府会计准则实施制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财务管理水平不断上升,实现财政资金管理精细化。
  ——健全以会计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为指导,有助于全面提升会计队伍业务素质和诚信水平的会计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价体系,实现会计人才管理科学化。
  ——健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有利于理顺财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农村会计体系,实现农村会计工作规范化。
  ——健全既符合会计发展趋势又对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具有明显指导作用的会计理论体系,实现会计理论研究务实化。
  三、“十二五”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全面提升会计法制化水平
  1、修订《山西省会计管理条例》。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综合考虑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的需要,完成《山西省会计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更大地发挥其在规范会计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2、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会计法律法规。配合财政部做好《注册会计师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和权限开展各项工作,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机制,规范会计工作秩序。
  3、加大会计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力度。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开展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集中培训工作,提升相关人员的法制意识和全社会对会计工作的关注程度,创造会计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
  4、强化会计执法检查。深入开展《会计法》、《山西省会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严肃查处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加强会计违法违纪行为处理决定的执行力度和保证措施,维护会计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二)完善会计信息化平台,推动会计信息化进程
  1、制定《山西省会计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会计信息化发展方向,理清会计信息化建设思路,确定会计信息化工作重点,加快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
  2、贯彻落实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逐步推进以《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为纲、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标为目、通用分类标准等为具体内容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贯彻落实工作。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管理效率,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稳步推进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建立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跨部门协调机制,逐步推进通用分类标准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国有企业全面实施,有效解决实施和扩展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4、建立统一的会计信息报告平台。逐步形成以会计信息化为基础、通用分类标准应用为核心的企业会计信息报告平台,促进监管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高宏观经济管理信息质量,向社会公众提供简单经济、易于理解、方便使用的企业报告数据。
  5、完善会计信息化工作交流平台。继续举办两年一届的会计电算化应用技能大赛,不断扩大参赛范围,优化比赛程序,完善比赛规则,总结推广比赛经验,提高大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完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健全财政部门会计管理功能,建立网络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健全会计人员服务功能,完善短信服务平台和邮件服务平台,建立在线解答互动机制和会计论坛。健全社会服务功能,建立会计人员诚信系统,提供会计供求信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真伪鉴定服务和会计人员相关可公开信息服务。
  (三)扩大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范围,提升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效果
  1、继续做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培训和咨询。加强企业相关人员培训,加深其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理解,增强其职业判断能力。加强对市县会计管理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监管水平。发挥各级财政部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实时解决企业执行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对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指导和监督。充分利用会计信息技术,切实做好上市公司年报的全面监控和深度分析工作,及时掌握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不断总结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成功经验,妥善解决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提升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执行力和实施效果。动态把握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情况,确保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顺利实施。
  3、帮助企业研究制定新会计核算办法。积极帮助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在企业会计准则框架下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便于会计人员实际操作,把企业会计准则落到实处。
  (四)加快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提升单位风险防范能力
  1、营造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有利环境。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舆论环境。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培训,重点抓好对单位负责人的培训,将内部控制规范培训纳入会计人员评价和继续教育内容体系,奠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基础。
  2、抓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落实。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试点工作,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规范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督促指导各市制定发布本地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贯彻实施方案,及时掌握各地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进展情况,确保内部控制规范在我省上市公司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平稳有效实施。
  3、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等非盈利组织的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借鉴企业内部控制的经验,吸收先进、系统、科学的内部控制措施,帮助和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严防违法违纪行为,保护资产安全完整。
  (五)规范会计中介市场,做强做大会计师事务所
  1、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法规建设。结合财政部要求和我省实际,进一步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审批与监督办法、执业责任保险办法、考核评价办法以及行业自律机制,严格会计师事务所市场准入制度,研究会计师事务所退出机制,优化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和一体化管理,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2、协调发展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重点支持5-10家会计师事务所加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努力培养10家左右能够为大型企事业单位提供综合性专业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培育30家左右能够为中型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科学引导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突出服务特色,使其成为面向小规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的主体力量。
  3、合理布局大中小资产评估机构。重点支持1-2家年业务收入超过1000万元,评估师人数达到30人,能够参与国内外合作的资产评估机构。努力培养8-15家年业务收入超过500万元,评估师人数达到15人,能够为当地大型企业和集团公司提供专业服务的资产评估机构。积极培育20-30家年业务收入超过100万元,评估师人数达到10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资产评估机构。
  4、拓展注册会计师执业领域。积极促进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向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咨询、并购重组、资信调查、专项审计、业绩评价、司法鉴定、投资决策、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领域拓展,促使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转型和技术升级,延伸业务“链条”。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更多选择我省具有相应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会计审计相关服务。
  5、强化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和行业监管。严格注册会计师资格管理,进一步完善行业激励机制、自律机制和惩戒机制,大力开展诚信建设,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努力打造一支独立、公正、诚信、勤勉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和诚信度,充分发挥维护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功能。
  (六)推进事业单位和政府会计改革,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推进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认真组织实施《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指导和帮助有关单位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保证衔接工作的平稳过渡。
  2、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进一步推动医院、高校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实现年终审计常态化,专项审计实时化。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断完善,会计核算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配合做好新准则制度的修订工作。配合财政部做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的修订工作。并针对我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贯彻落实,全面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行为。
  4、推进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实施。配合财政部建立健全以满足政府财务管理和财务信息需求为目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包括基本准则、若干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在内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和方式,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七)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育评价机制
  1、加快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制定《山西省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健全会计领军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淘汰机制、使用机制,推动实现会计领军人才培训与会计专业技术职务制度、会计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有机衔接,使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成为长效机制。
  2、强化总会计师地位和职能。适应现代会计职能重大转变,积极推动在大中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设置总会计师,积极探索建立总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加强单位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
  3、健全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按照《会计法》和《山西省会计管理条例》规定,健全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严格评选程序,创新评选方法,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省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并努力将全省会计人员评选表彰与省级劳动表彰奖励相衔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会计人才培养、成长环境。
  4、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积极争取设置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形成初级、中级、高级(含副高级和正高级)等层次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整、逐级递进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体系。要继续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新形势下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管理,严厉打击考试舞弊特别是高科技作弊等违纪违规行为,确保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科学性、公正性。
  5、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依据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要求,完善本省题库,引进全国考试题库,使我省会计人员入门水平趋同于全国或高于全国。要进一步完善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系统,实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网上报名,在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公正性、科学性的同时,方便报考人员。
  6、重视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要对现行的会计电算化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建立按现实会计工作流程进行考试的方法,培养实用性会计人才。要加快中级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步伐,提高会计人员信息化水平。
  7、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修改完善《山西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要严格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制度,创新和丰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和手段,积极引入远程网络化教学等现代化培训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要加强对会计培训市场的监管,采取评估、考核、备案、公示等有效措施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施教机构进行管理,严厉打击施教机构乱收费、乱办班、虚假培训等行为,净化会计人员培训市场。
  (八)深化农村会计改革,推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
  1、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根据省纪委、省财政厅、农业厅、民政厅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在总结和推广“十一五”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不断扩大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覆盖面。探索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工作模式和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模式下的制度要求和管理规范,确保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2、规范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积极推行资金、账务“双委托、双管理”模式,保证资金账户、报账时间、报账程序、会计核算和档案管理“五个”统一,实现村级各项资金和日常经费的委托管理、村民自治和规范统一使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3、加强农村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探索农村会计人员管理办法,规范农村会计人员的准入制度。村出纳员(报账员)必须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产生,并经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具备相应的政策水平和报账业务技能后方可上岗。代理服务机构的人员应当熟悉农村财务工作,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胜任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村级会计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对村报账员、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村干部、代理服务机构的会计和出纳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对新任用的村报账员和代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岗前培训。
  (九)加强会计理论研究,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深化会计理论研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特别是我省作为“国家资源性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面临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并购重组及财务风险控制、新农村财务管理机制、会计信息化、政府会计改革、内控规范实施、XBRL实施等问题,组织专门研究团队,进行理论攻关,力争形成一批适应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具有较大理论价值的科研成果。
  2、加强会计学会建设。加强会计学会秘书处的基础建设,完善学会网站和会员服务系统,不断增强服务会员的能力。搭建会计主管部门、学会、会员之间的网络化沟通和交流体系,既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第一手实践资料,又为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指导会计实务、服务会计教育提供支撑平台。
  3、加强会计学术交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进一步推动我省会计学术交流的繁荣和进步,完善山西省会计学会会计论坛,扩大会计理论研究在国内、国际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影响,不断提升山西在全国会计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提高《会计纵横》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多方支持《会计纵横》杂志建设,使之成为我省繁荣学术交流、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培养会计理论创新人才,推动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服务效能的重要平台。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障规划纲要有效实施
  (一)健全会计管理体制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会计管理机构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理顺各级会计管理机构与会计服务中心、协会、学会、监督检查机构等在会计管理方面的权责关系,建立健全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能够协调上下左右关系,促进提高会计管理质量和会计行业整体服务效能的会计管理体制,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细化规划纲要并狠抓落实
  一是要围绕规划纲要所确立的发展战略、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组织编制好会计人才培养、会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规划。使各个专项规划成为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落实,通过规划纲要的空间延伸和任务落实,形成目标方向一致、内容相互协调,措施相互支持的规划体系,确保规划实施的系统性。二是要将“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奋斗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计划年度之中,做到长短期规划衔接、各年度思路协调,在保质保量完成阶段性任务的基础上,实现最终的奋斗目标。
  (三)建立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检查机制
  省各级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单位要建立规划纲要实施的过程跟踪、执行监督和信息反馈制度,对规划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督促检查,针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会计改革与发展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十二五”会计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完成,需要举全省会计行业之力,集全省会计人员之智。广大会计工作者要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会计事业的新篇章。
 
  • 加入收藏
  • 关闭
相关法规  
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宣传贯彻<山西省会计改革与发展“ 晋财会[2022]72 2022/9/28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 云财会[2011]64 2011/11/16
北京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通知 1996/1/13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 闽财会[2022]5号 2022/9/7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实 云政办函[2018] 2018/8/29
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 2016/12/31
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 晋财会[2022]22 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