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h18
2011年1月5日 |
金币啊 |
视野网友(游客)
2008年9月28日 |
准则、准则的讲解、解释、专家组意见,名目越来越多,相互之间是曾相识却各不相同,不知道会计处理正常的业务以外,是不是还得学会福尔摩斯的推理术?学术是需要提高、进步,只是这个节奏是不是有些太快、太乱? |
视野网友(游客)
2008年9月13日 |
我对"解释"的用词,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解释用词简直是一盆误水,摸不着头脑.可否说得仔细点、通俗点,容易理解些。 |
vigorlandzhao
2008年9月13日 |
万众期待的结果是疑问多多,为何不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下发,不要把文件写成“解释”,专家的“解释”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且就一个问题而言也不尽详细。 |
视野网友(游客)
2007年12月19日 |
第7问如存在与该投资相关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还应扣除按原剩余期限直线摊销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确认投资损益看不懂 |
视野网友(游客)
2007年12月7日 +25金币 |
十、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资产、负债,应当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
答:企业引入新股东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资产、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以改制时确定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核算的结果并入控股股东的合并财务报表。改制企业的控股股东在确认对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为投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及相关费用之和。
这个说的不清,公司改制增加了新股东,但没有增加注册资本,公司走整体变更之路,不设新账。
这个是不是针对子公司的改制来说的? |
ipq2003沈福章
2007年12月6日 +25金币 |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 第七问: 首次执行日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存在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计算投资损益时如何进行调整?解答称: 投资企业对于首次执行日之前已经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如存在与该投资相关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还应扣除按原剩余期限直线摊销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确认投资损益。请问: 应扣除按原剩余期限直线摊销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确认投资损益这句话具体应如何解释?如原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截止2006年底,已摊销5年,剩余年限还有5年,是继续按剩余5年平均摊销,作为当年投资收益扣除额,还是应将剩余期限的剩余股权投资差额全部扣除,希望在问题解答时,说得清楚点、明白点,便于会计人员理解和执行,请再解释一下吧!谢谢 |
ipq2003沈福章
2007年12月5日 |
首次执行日前,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借方余额数很大,有几个亿,由于没有达到合并报表范围的要求,按权益法核算,根据首次执行日准则的规定,将该股权投资差额借方余额作为初始成本处理,尔后在取得投资收益时,究竟应如何进行核算,几个版本的处理说法均不一致,正确的处理方法应如何?最好明确一点。 |
ipq2003沈福章
2007年12月5日 +25金币 |
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近一年,在上市公司实施中,遇到不少实务问题,不知向谁请示,只有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今天财政部下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总算说话了,解决会计核算中的问题是财政部的职能,推是推不出去的,尽管第1号还有不足,说明已走步了,今后还会有第二号、第三号,总算有了好的开头,谢谢。 |
视野网友(游客)
2007年12月2日 |
仔细看了一下,准则对子公司成本法核算确实要还原到初始投资成本。只是38号准则没规定这个追溯调整项目。 |
轩辕之子
2007年12月2日 +25金币 |
第7条第2项,这不是让人无所适从吗? |
视野网友(游客)
2007年12月1日 |
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变化之后果是严重的,例如2007年由有限公司变更股份公司按净资产折股,其中对子公司权益法核算至2006年底,现要求全部冲回,净资产不够导致折股有问题。 |
cai0111
2007年11月29日 |
具体执行中会有很多问题,有更多的具体处理范例才好 |
dreamwake
2007年11月28日 |
一遍,收藏先 |
junhejhq
2007年11月28日 |
第7条第2项与会计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完全不同,并且与原专家解答、交易所解答完全相反。正在申报材料的IPO企业财务报表如何执行该文件? |
djbblx
2007年11月28日 |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真是越来越规范了,……但是审计也越来越麻烦了。 |
视野网友(游客)
2007年11月28日 |
关于对子公司的投资处理,好像又是完全的颠覆。对于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写得太粗糙了,看来还要出解释的解释了 |